腕踝针中医技术培训课件.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腕踝针中医技术腕踝针中医技术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主要是在腕部和踝部穴位上进行针刺,并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汇报人:XXX时间:20XX.XX中/医/针/灸/传/统/医/学

前言针灸是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将银针扎在指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治疗疾病,腕踝针是在传统中医学说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的临床医疗措施,可以有效针对血管性头痛、痛经、神经麻痹等症状

壹腕踝针概述贰腕踝针穴区叁腕踝针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肆腕踝针适应症及原理目录CONTENTS中/医/针/灸/传/统/医/学

腕踝针概述腕踝针中医技术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主要是在腕部和踝部穴位上进行针刺,并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中/医/针/灸/传/统/医/学第壹部分

腕踝针介绍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署教授自1966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受传统的经络学说中皮部理论的启示,经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正式推广应用于临床。腕踝针疗法,是一种皮下针刺疗法

取穴单一操作简便损伤微小安全而无针感确有效果腕踝针介绍

腕踝针探索之路腕踝针疗法的整个理论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2年,主要用电刺激疗法治疗痛症,肢瘫,各型感觉障碍,癔症等。在实践中探索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电极放置的部位与疗效的关系,发现:当电流强度从60毫安降低到15-20毫安,通电时间由1秒钟增加到持续的通电刺激时,竟也能获得和从前一样的疗效。并受到传统的三阴三阳经络理论,耳针法的启发,逐步把刺激点定位到了腕和踝。第二阶段是从1972年2月开始,将电刺激改为针刺,为克服垂直针刺所遇到的滞针现象而改用了皮下浅刺后,方法逐步得到完善,理论也逐步成形。因针刺部位仅限在腕和踝,1975年定名“腕踝针”,1976年发表于人民军医杂志上。

腕踝针穴区腕踝针中医技术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主要是在腕部和踝部穴位上进行针刺,并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中/医/针/灸/传/统/医/学第贰部分

腕踝针穴区区域均沿人体纵轴排列,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为六个纵行区。把各种相关病症归纳在各个纵区范围内。分区1、躯体六区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六个纵行区。2、四肢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3、上下两段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成横膈线,将身体六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横隔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1区、下1区等。

1区:前正中线两侧约1.5同身寸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腹部、会阴部前额痛、目赤痛、鼻塞、流涎、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痛经、白带、遗尿等。主治:2区:从1区边线到腋前线之间的体表区域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侧腹部后牙痛、哮喘、胸胁痛等主治:3区:从腋前线至腋中线之间的体表区域包括:耳郭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颞浅动脉痛、沿腋前缘垂直线部的胸痛或腹痛主治:4区:腋中线至腋后线之间的体表区域包括头项、耳及腋窝垂直线向下的区域头顶痛、耳聋、耳鸣、腋中线部位的胸腹痛。主治:腕踝针穴区

5区: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颈后部痛、落枕、肩背部疼痛、侧腰部痛主治:6区: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柱部、骶尾部、肛门等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痔疮等主治:腕踝针穴区

进针点及主治腕部: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2寸一圈处。从掌间尺侧至桡侧,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依次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上1:主治:前额痛、目疾、鼻疾、面神经炎、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眩晕、盗汗、失眠、郁证、癫痫、高血压。在腕掌侧面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处。上2:主治:治上2区病,颌下肿痛、后牙痛、胸闷、胸痛、乳腺病、哮喘等。桡动脉与桡骨之间。上3:主治:面颊、侧胸、及上肢3区病。如偏头痛、牙痛、耳鸣、中耳炎、胁痛、肩周炎、高血压等。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上4:主治:治上4区的病症。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胸痛等。

腕背的中央,即外关处。上5:主治:治上5区的病症,后颞部痛、肩周炎、上肢麻木、痹证、上肢运动障碍、肘腕和指关节痛等。小指侧尺骨缘背。上6:主治:治上6区病,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进针点及主治

踝部:进针点共6个,约当内外踝最高点上3寸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

文档评论(0)

葱花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