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补充背诵篇目《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pptxVIP

古诗文补充背诵篇目《贺新郎国脉微如缕》课件.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了解刘克庄的生平及本词

的创作背景。

2.把握典故含义,赏析本词

用典的精妙。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人济

世救国的激情和志向。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

蒲田一带)人,南宋著名的江湖诗人和辛派词人的重要

作家。以荫入仕,淳祐六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

兼侍读。任建阳县令时,曾因作《落梅》诗中有“东风

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得罪权贵,废置十

年。

刘克庄所写诗词多感时事之作,渴望收复中原,振兴国

力,反对妥协苟安。词风粗豪肆放,慷慨激越,有明显

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代表作有《贺新郎·送陈子华

赴直州》、《沁园春·梦浮若》、《玉楼春·戏呈林节

推乡兄》等。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别调》。

小序:“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三和(hè):“和诗”,朋友之间(诗友)通过诗的唱和相互

交流的一种形式。

走笔:奋笔疾书(笔走龙蛇)。

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王实之,有忧虑边境被敌人侵犯的话,回

笔疾书回答这件事。

小序中哪两个字概括了全篇的中心?

“忧边”是全文的中心,是爱国之士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所表现出

的深切忧虑。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lí

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tuò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快投笔,莫题柱。

当时的国家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中,从词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国脉微如缕”比喻手法,“缕”字

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

丝,形容国家形势的危急。说明国

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

为何会国脉微如缕”?

这首词写于淳祐四年,此时距金亡已十年,南宋小朝

廷的主要敌人是元蒙贵族。蒙古军自从于公元1235年

开始南侵后,以后几年每年都要派军南下掳掠。南宋

军民对蒙古军写作背景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战争互有胜负。公元1243年,蒙古军攻四川,破大安

军。淳祐四年五月,蒙古军又围攻寿春府(今安徽寿

县),由吴文德率水陆军增援解围。词人刘克庄不断

听到这边境告警的消息,感到国势危殆,他希望当权

者广招人才和英雄豪杰,共赴国难挽救危亡,写下了

这首词。

•国脉:国家的命脉。

•长缨:长绳。《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

越王而致之阙下。”

•戎主:敌人的首领。“戎”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代

指元人。

①比喻:把国运比作飘忽不定、一触即

断的游丝。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面对如缕的国脉,

微不堪,表达了作者对国运的忧虑。词人想到了谁?

②用典:运用王终军的典故,表现了作

者渴望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和自信,也

慨叹自己报国无门。

韩五:韩世忠,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因其排行第五,故称之。据《宋史》

载:“世忠字良臣,绥德军人,年十八,始隶延安府兵籍。慓悍绝人,不

用鞭辔,能骑生马驹,挽强邓射,勇冠军中。家贫无产业。嗜酒豪纵,不

沾绳检,人呼为泼韩五。”

未必:二字起句,道出了作者的自信,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

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的感慨。

情感:借用韩世忠的典故,热切地希望朝廷能够放宽标准,不拘

一格提拔人才,让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

面对如缕的国脉,词人想到了谁?

译文:他并没有经过谷城公那样的名师传授指点,也不曾遇到过

如像骊山圣母那样的神仙传授法术,可他一样能在谈笑之中指挥

大军,在河北东西两路大败金兵。

谷城公:据《史记·留侯世家》载,谷城公是授张良以兵书的老人,他对

张良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因此后世称之为谷城

公或黄石公。

骊山母:骊山老母,传说中的仙人。《太平广记·骊山姥》引《集仙传》

载李筌在嵩山得黄帝《阴符经》,“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

至骊山下,逢一老母,为说《阴符》之义。”

两河路:指宋代行政区划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北宋末年,韩世忠统帅

部队在这一带屡次挫败金兵。

上片运用了哪些典故?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长缨(王终军典)•①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强

烈愿望和自信;

韩世忠典

•②慨叹自己报国无门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