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互通立交设计方案
周俊杰周姗姗曾红丹
摘要:城市道路立交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立交节点在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及作用、交通需求及立交所在区域的用地条件,从功能、经济、环境、管理等指标比较,从而得出合理的方案。城市立交设计既要满足上位规划、相关规范的技术标准,又要注重结合项目的特点,使设计方案“合理、美观、经济、实用”。选择立交形式是立交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不同的形式将影响整个立交的投资、交通功能、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景观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立交技术指标交通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和城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立交桥不断发展壮大。为减少或消除交通冲突点,增加交叉口行车安全,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1],当交叉口达到一定规模时,通常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南宁市良庆大桥引桥与五象大道交叉节点的研究,采用三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三层“菱形全互通+西北环形匝道”立交方案。
2工程方案设计
2.1工程概况
南宁市良庆大桥位于青秀山东南角,横跨邕江,处于既有南宁大桥与三岸大桥间。本立交为良庆大桥南岸连接线与五象大道的互通节点工程。
良庆大桥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五象大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km/h,为现状道路。
2.2建设条件
(1)用地:本节点东南象限为规划良庆湖,西南象限确定为宝能地标地块。规划丰庆路与良堤路相交处现状为邕宁县良庆码头,按规划搬迁。
(2)水系:良庆河在本节点南侧自西向东穿过丰庆路汇入良庆湖。
(3)路网:五象大道已按规划实施,跨良庆湖桥已建成,其余道路均未施工。
2.3立交设计原则及功能定位
2.3.1設计原则
(1)优先保证南北向或东西向直行交通和主要转向交通的车流顺畅,减少交叉口延误。
(2)妥善处理过江过境交通和地块到发交通的关系以及机动车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关系,突出交通组织的合理性。
(3)五象大道以北用地沿江资源稀缺,西南象限用地权属已基本确定,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用地的影响。
(4)地上层次控制在两层,减少对周边环境景观的影响。
(5)慢行系统优先保证过江交通与良堤路的合理衔接,并统筹兼顾五象大道两侧慢行交通的沟通。
2.3.2功能定位
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节点,集散越江交通和过境交通。
2.4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是论证确定立交交通组织设计和立交设计方案的理论基础。因此,合理、准确的预测立交设计交通量及其交通流向对于立交设计至关重要。本次设计采用“四阶段预测法”。根据2015年、2025年、2035年的规划路网和相对应的车辆出行需求以及考虑上述预测前提的基础上,工程区域各路段流量预测。
五象大道节点2035年过境交通量为12060pcu/h,主要为中长距离区域交通和过江交通服务;周边地块交通量为2760pcu/h,主要为北侧居住区和西南角宝能地块等沿线地块交通服务;两者合计达到14820pcu/h,具备设置立交的条件。
除两个直行交通为主流向外,各转向流量中,主要转向为西←→北的联系,2035年该流向交通量达到920pcu/h,服务于本节点西侧五象核心区和北侧凤岭新区、火车东站枢纽间的交通联系。
2.5工程方案设计
立交的形式多种多样,《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对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进行了分类,分为A类、B类、C类。其中A类为枢纽立交,B类为一般立交,C类为分离式立交。本项目结合交通量预测、功能定位、立交在路网中的作用等,采用B类立交,即一般立交。[3]本项目采用3个方案进行比较。
2.5.1方案一:三层菱形互通立交
(1)总体布局
本方案良庆大桥引桥主线上跨地面交叉口,五象大道主线下穿地面交叉口,地面辅道采用十字信号交叉的形式。其中五象大道地道全长约530m,双向6车道,引桥在五象大道北侧布设一对平行匝道,实现越江机动车交通与五象大道的联系,匝道接地点离对应进口道停车线距离为140m。周边地块交通出行主要利用地面交叉口实现与各方向的联系,宝能地块等可利用五象大道北侧的平行匝道越江。
方案一立交总体布置图如图1所示。
(2)慢行交通组织
越江慢行交通通过布置在良堤路北侧的非机动车匝道和人行梯道与良堤路接顺,地面慢行交通通过平交口实现转向联系。
本方案通过增加立交层次,达到减小用地规模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周边用地和规划水系的影响。周边地块机动车交通和慢行交通可通过地面平交口实现各转向联系,安全、便捷、有序。但主要过江交通(西←→北)需通过地面平交口,车流不连续。
2.5.2方案二:四层“菱形全互通+西北定向匝道”立交
(1)总体布局
为保证主要转向交通流的连续顺畅,提出建设标准较高的四层全互通立交方案。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取消北侧上匝道,拆分成两条定向匝道(西→北左转和东→北右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VPN联网监控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ocx
- 混合动力汽车瞬时燃油消耗率最小策略研究.docx
- 混合动力汽车能效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docx
- 互联网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中的实践研究.docx
-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网联汽车.docx
- 湖南省物流业碳排放水平预测与碳达峰实现路径.docx
- 焊装车身CO2焊接工艺对涂胶烧蚀的影响分析.docx
- 涵道式两栖飞行器空中飞行姿态的仿真分析.docx
- 海南轨道交通安全文明乘车宣传模式研究.docx
- 国省道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