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孝感市事业单位医疗类岗位引进招聘26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2025年湖北孝感市事业单位医疗类岗位引进招聘26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湖北孝感市事业单位医疗类岗位引进招聘261人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依据《民法典》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她最多可再收养两个孩子

B.乙遭遇网络暴力,自己的头像被“换脸”成了别人的,这属于侵犯肖像权

C.丙被楼上掉的烟灰缸砸伤,不知谁扔的,他可直接起诉全楼住户

D.丁在学校参加球赛,结果眼睛被球砸伤,他可以找踢球的人赔偿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条规定,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因此,有一个儿子的收养人最多只能再收养一名孩子,并非两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乙遭遇网络暴力,头像被“换脸”成别人的,这属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的方式,侵犯了乙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所以丙被楼上掉的烟灰缸砸伤,在不知谁扔的情况下,应先由公安等机关依法及时调查,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才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而不是直接起诉全楼住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丁在学校参加球赛,属于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眼睛被球砸伤,在踢球人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丁不能找踢球的人赔偿。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遭遇网络暴力头像被“换脸”属于侵犯肖像权。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关于节日习俗的古典诗词众多。下列诗词描绘了不同的节日景象,按节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④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⑤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A.②⑤④①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⑤

D.⑤④③①②

【答案】:A

【解析】本题可先根据诗句判断其所对应的传统节日,再按照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诗句进行排序。-**诗句①:“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这句诗出自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描述的是牛郎织女在七夕节于银河相会的场景,七夕节为农历七月初七。-**诗句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新桃换旧符”是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早的传统节日。-**诗句③:“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该句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体现了重阳节登高、插菊花的习俗,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诗句④:“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这句诗出自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屈子”指屈原,此句描述的是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诗句⑤:“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它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绘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的热闹景象,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重阳节(九月初九),对应的诗句顺序为②⑤④①③。

3、领导者法治观念的实质是()。

A.对法律精神和法治价值的认同与贯彻

B.对领导主观能动性超越法律的认同和贯彻

C.倡导法律的工具性价值

D.倡导严刑峻法

【答案】:A

【解析】领导者的法治观念,核心在于对法律的正确认知与践行。对法律精神和法治价值的认同与贯彻,是法治观念的实质体现。法律精神蕴含着公平、正义、民主等价值理念,领导者只有认同这些价值,才能在工作中切实贯彻法治原则,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而认为领导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法律并对其进行认同和贯彻,这与法治原则背道而驰。法治强调法律至上,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活动,若允许领导主观能动性超越法律,就会破坏法治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导致权力滥用。倡导法律的工具性价值过于片面。虽然法律具有工具性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发展等,但法治不仅仅是将法律作为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对公平、正义等价值的追求,领导者的法治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工具性。倡导严刑峻法也不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zex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