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四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一节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第二节中国NOx排放现状及控制第三节低NOx燃烧技术第四节燃煤烟气脱硝技术第五节非电行业烟气治理
第一节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氮氧化物的性质NOx包括N2O、NO、N2O3、NO2、N2O4、N2O5,大气中NO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在N2O: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并参与臭氧层的破坏NO: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活跃组分NO2:强烈刺激性,来源于NO的氧化,酸沉降氮氧化物的来源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5×108t/a)人类活动(5×107t/a)燃料燃烧占90%95%以NO形式,其余主要为NO2
氮氧化物的分类燃料型NOx:燃料中的固定氮瞬时NOx:低温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形成的NOx热力型NOx:高温下N2与O2反应生成的NOx
热力型NOx的形成机理产生NO和NO2的两个重要反应: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受温度和反应物化学组成的影响,平衡时NO浓度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加。
热力型NOx的形成室温下,几乎没有NO和NO2生成800K左右,NO与NO2生成量仍然很小常规燃烧温度(1500K)下,有可观的NO生成烟气冷却过程中,90%~95%的NOx以NO的形式存在NO/NOxRatioboiler vehiclesnaturegas 0.9-1.0 internalcombengine 0.99-1.0coal 0.95-1.0 fueloil 0.96-1.0 dieselengine 0.77-1.0
燃料型NOx的形成燃料中的N通常以原子状态与HC结合,经氧化形成NOxFuelNHCNN2NONHi(i=0,1,2)O,H,OHfastO,H,OHfastO,H,OHfastNHislowNHi,NOslow
瞬时NOx的形成碳氢化合物燃烧时,分解成CH、CH2和C2等基团,与N2发生如下反应:火焰中存在大量O、OH基团,与上述产物反应
氮氧化物的分类燃料型NOx:燃料中的固定氮瞬时NOx:低温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形成的NOx热力型NOx:高温下N2与O2反应生成的NOx
第四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一节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第二节中国NOx排放现状及控制第三节低NOx燃烧技术第四节燃煤烟气脱硝技术第五节非电行业烟气治理
第二节中国NOx排放现状及控制2005年,《自然》杂志公布卫星遥感测得数据,称中国北京及东北部是世界上二氧化氮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日本在1985年到1999年间,其臭氧浓度也在持续上升,日本有报道说,这一变化的原因源于中国的排放量不断增长。?目前,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氮氧化物的浓度已经超过二氧化硫。中国的酸雨正朝硫酸与硝酸混合型酸雨变化。
中国氮氧化物排放现状80年代,500万吨90年达到850万吨2005年,大约1900万吨2009年,大约2300万吨如果不加严格控制,2020年,大约增加到3000万吨,到2030年是3500万吨,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年均增长约10%氮氧化物排放最大的是火电行业,占38%左右。主要在内蒙、山西、山东、河南、江苏、辽宁、陕西这几个省,约占全国三分之二;氮氧化物排放第二大的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机动车排放,超过30%,主要是重型货车和大型客车(柴油车)的排放,小型客车(汽油车)的控制措施比较到位,排放量占比较小;火电行业与交通运输两方面相加约占三分之二。
中国NOX排放控制策略排放量大,排气集中有利于采取控制措施;已有成熟的商业化控制技术;解决我国区域酸雨污染问题的关键之一;对地区烟霾的形成有重要贡献。火电厂保有量增长迅速,尤其大城市;排气高度低,地形影响大;对大城市局地空气污染的贡献大。机动车应同步控制固定源与移动源的NOx排放
NOx排放控制的技术措施源头控制: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低NOx燃烧技术,包括火电领域最常采用的低氧燃烧技术、分段燃烧等,柴油车普遍采用的EGR系统。末端治理:通过技术手段(如SCR、NSR等)将已经生成的NOx还原为N2,从而降低NOx的排放;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NOx排放控制的技术路线:低NOx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第四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一节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第二节中国NOx排放现状及控制第三节低NOx燃烧技术第四节燃煤烟气脱硝技术第五节非电行业烟气治理
第三节低NOx燃烧技术
控制NOx形成的因素空气-燃料比燃烧区温度及其分布后燃烧区的冷却程度燃料的添加方式
3.1低氧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海大学《工程制图基础Ⅱ》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一篇第1章 病毒.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一篇第2章 原核微生物.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一篇第3章 真核微生物.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一篇第4章 微生物的生理.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一篇第5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长因子.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一篇第6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二篇第10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二篇第11章 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pdf
-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课件-第二篇第7章 微生物的生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