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阅读其十三.doc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阅读其十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阅读其十三

一、《三国志》作者陈寿生平背景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西晋时期史学家。他出生于三国末期的蜀汉政权统治下,青少年时师从蜀汉大儒谯周(《三国志》中为谯周立传,可见其学术渊源),精通经史,以才学闻名。

蜀汉灭亡后(263年),陈寿入西晋为官,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因西晋政权需要总结三国历史以巩固统治,且陈寿亲身经历蜀汉兴衰,对三国历史有直接观察,加之其史学功底深厚,最终完成《三国志》这一史学巨著。

陈寿一生历经蜀汉、西晋两朝,身处政权更迭的动荡时期,但其治学严谨,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力求客观,被后世评价为“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

二、主要作品简略介绍

陈寿的作品以史学著作为核心,其中《三国志》最为著名,其他作品多散佚或仅存残篇,主要包括:

1、《三国志》

地位:中国“二十四史”之一,是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内容:全书共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约184年)到西晋灭吴(280年)近百年的历史。

特点:

叙事简洁严谨,史料选择严格,对三国人物、事件的记载客观中立(如既肯定曹操的政治才能,也不避讳其权谋;既赞扬诸葛亮的忠诚,也如实记录其北伐局限)。

因蜀汉无官修史书,陈寿需亲自搜集史料,《蜀书》虽篇幅较短,但保留了大量蜀汉珍贵史料(如诸葛亮《出师表》全文收录)。

开创了“三国并立”的史书体例,打破了传统史书以“正统”为核心的叙事框架,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最权威的原始资料。

2、《古国志》(已散佚)

一部记载古代诸侯国历史的著作,原书已失传,仅部分内容被《水经注》《太平御览》等后世典籍引用。

3、《益部耆旧传》(存残篇)

记载益州(今四川及周边地区)历史人物的传记类著作,是研究西南地区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现存内容被清代学者辑录整理。

4、其他

据《晋书》记载,陈寿还曾编订《诸葛亮集》,将诸葛亮的文章、奏折等汇编成册,为保存诸葛亮著作作出重要贡献(今本《诸葛亮集》即以此为基础整理)。

三、作品对史学与文化的影响

史学价值:《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因其史料可靠、叙事精炼,成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三国部分几乎完全以《三国志》为依据。

文化影响:《三国志》虽为史书,但其记载的人物(如诸葛亮、关羽、曹操)和事件(如赤壁之战、空城计)经《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演绎后,成为中国文化中极具符号意义的经典形象,影响远超史学领域。

体例创新:以“三国并列”的方式记载分裂时期的历史,为后世史书处理“多国并立”题材提供了范例(如《十六国春秋》《南北史》均受其影响)。

陈寿以“实录”精神著史,其作品不仅是史学典范,更成为连接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至今仍被视为研究三国历史与文化的核心文献。

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阅读其十三)读书笔记

(一)词组摘抄及注释

1、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文中用以概括诸葛亮为蜀汉事业耗尽毕生精力的状态,是对其忠诚与担当的经典写照。

2、死而后已:到死才停止,形容为完成某项事业奋斗终身。与“鞠躬尽瘁”连用,成为后世对诸葛亮奉献精神的核心评价。

3、五月渡泸:指诸葛亮南征时,于五月率军渡过泸水(今金沙江)的史实。这一词组既记录了具体军事行动,也暗含南征的艰难环境。

4、深入不毛:深入到荒凉贫瘠、未被开垦的地方。“不毛”指不长草木的土地,此处体现诸葛亮南征时行军环境的恶劣。

5、奖率三军:激励并率领全军。“奖”为激励之意,展现诸葛亮作为统帅的领导力,既注重鼓舞士气,又强调身先士卒。

6、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庶”表希望,“驽钝”为自谦之词(比喻才能平庸),体现诸葛亮虽身居高位却始终谦逊的态度。

7、兴复汉室:复兴汉朝基业。这是诸葛亮毕生的政治目标,贯穿其北伐等一系列行动,是其政治理想的核心。

8、还于旧都:回到原来的都城(指长安、洛阳)。与“兴复汉室”相呼应,明确了蜀汉政权的终极愿景,也寄托了诸葛亮对正统秩序的追求。

9、斟酌损益:仔细考虑,权衡得失,调整增减。原指诸葛亮向后主建议处理政务时需谨慎考量,后成为处理事务的重要原则。

10、开张圣听:广泛听取圣明的意见。“开张”为扩大之意,是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劝谏,强调君主需广纳谏言,体现其治国智慧。

五、经典句段摘抄及赏析解读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赏析:开篇以“先帝创业未半”点明蜀汉基业未竟的遗憾,“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直指现实困境。“诚危急存亡之秋”以“秋”喻关键时刻,既点出政权面临的危机,又暗含紧迫感,为后文劝勉后主、表明自身决心铺垫背景,语言简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