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王维《阙题二首?其一》赏析
一、古诗原文
阙题二首?其一
〔唐〕王维?
荆谿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二、注释
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
红叶: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元:原,本来。
“空翠”句:形容山中翠色浓重,似欲流出,使人有湿衣之感。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三、译文
荆溪潺湲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的衣裳。
四、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盛唐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由盛转衰,这种时代氛围对王维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个人经历:王维出身官宦世家,早年仕途顺利,曾任右丞相、尚书右丞等职。但在安史之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后来虽然被救出,但身心疲惫,早年的政治抱负也随之消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归隐,并在终南山下的辋川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情境:《阙题二首》第一首诗描绘的是初冬时节山中的景色,王维的别墅在秦岭山中,此诗所写应是其别墅周边的一段景色。第二首诗可能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遇又分别的情景。
五、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六、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此诗寥寥四句,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的“白石”、“红叶、“空翠””,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中初冬风景画,空寂而又灵动。全诗情景交融,富于诗情画意,颇具意蕴。
首句“荆谿白石出”,写山中溪水: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荆溪”发源于秦岭山中,流至长安东北汇入灞水。诗人的别墅也在秦岭山中,此诗所写应是其别墅周边的一段景色。
“白石出”意象鲜明,一写冬寒水浅,水流潺湲,二蕴溪流婉转,山路曲折。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天寒红叶稀”,写山中红叶:天气业已寒冷,但山林间仍点缀着稀疏的红叶。从天寒而红叶犹未尽落,表明天气是初冬时节。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在以上两句诗中,诗人以“白石出”与“红叶稀”概括而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初冬山中景色的显著特征。“天寒”点明时令天气,“红叶稀”既对照上句的“白石出”,又比对后句的“空翠”,抓住了初冬时节山中所见的主要特点。
第三、四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写山色空翠,点睛之笔,主要写初冬时节山中全貌。。苍翠的山色难以触摸,故言“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在第三、四句诗中告诉人们,上述景象并不是此时山景的全貌,此时山景的基本面貌,乃是由众多苍松翠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