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胎盘早剥早期识别与观察.pptx

临床胎盘早剥早期识别与观察.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与观察

概述

病因

病理

并发症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妊娠20周以后或位置的胎盘在胎分或全部从子宫壁盘早剥。

一、概述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46%~2.1%,

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1%~2%

二、病因

·1、孕妇血管病变:孕妇患严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时,胎盘早剥发生率

·2、机械性因素:外伤、脐带过短、外转胎位等。

·3、宫腔压力突然减低:双胎分娩、羊水过多时,人

水流出过快。

·4、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妇

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5、其他:叶酸缺乏、严重精神创伤。

·显性剥离(外出I继续出血,形成胎盘剥离面随之开胎盘边缘并沿之间经宫颈管向

·隐性剥离(内出I缘仍附着于子宫壁部固定于骨盆入聚于胎盘于子宫壁

·混合性剥离:偶不膜溢入羊水成为I

三、病理

四、并发症

●凝血功能障碍(DIC)

·剥离处的胎盘蜕膜中释放了大量的组织凝血活酶进循环中,激活凝血系统,从而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起产后出血,并最终导致多器官损害。

并发症

·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发生子宫胎盘卒中时,影响子宫肌层收缩血,经治疗多会好转。若并发DIC,产后出血的可能纠正。

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要原因是大量出血使肾灌注严重受损,导至小管缺血坏死,出现急性肾衰竭。

并发症

●羊水栓塞

·胎盘早剥时羊水可经剥离面开放的子宫血管,进环,羊水中有形成分形成栓子,栓塞肺血管导致羊7

五、临床表现

生理方面

症状、体征

心理社会方面

症状

●轻型:以外出血为主,胎●重型:以内出盘剥离面积不超过胎盘的盘剥离面积超

1/3,多见于分娩期。多见于重度妊高

·I度多见于分娩期,剥离面积小;

患者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

体征不明显;

腹部检查:子宫软,大小同孕周

符,胎心率正常,胎位清楚,产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

·Ⅱ度剥离面积1/3左右;

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贫血阴道流血不相符。

腹部检查:子宫大于孕周,

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胎盘附明显,宫缩有间歇,胎位可扪存活。

·Ⅲ度胎盘剥离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

胎盘表现加重;患者可能出现

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宫

期不能放松,胎位扪不清、胎心

典型症状

●阴道流血孕晚期或临产

持续性

有诱因

伴腹痛

典型症状

●贫血、失血性休克贫血程度与外出血不成正比。

·胎儿窘迫胎心改变胎动改变甚至死胎

体征

子宫硬,呈硬板状,有

子宫大于孕周

胎位、胎心不清,甚至

失。

●腹部检查

1、阴道出血

·少量、持续、暗红色阴道出血。

·与先兆早产或足月先兆临产鉴别。

·同时进行B超检查排除前置胎盘。

2、腹痛

●宫缩,早期有间隙,但宫缩后子宫驰缓欠佳,间隙触诊子宫张力任然偏高;

·子宫有压痛;

·胎盘附于子宫后壁者伴有腰背痛。

3、胎动、胎心音变化

●胎动减少;

●胎心音加速、减慢或不规则;

●胎心监护,胎盘早剥时基线变异消失、召晚期减速、正弦波形及胎心音缓慢等。

4、贫血

●脸色苍白,出汗。

●检查血色素下降。

六、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输液、

·2、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出血性质、疼痛性质、胎心率、胎方位等

●3、医护配合协助分娩、术中配合、预防感子宫促进宫缩、遵医嘱用宫缩药

·4、一般护理

注意饮食、卧床休息、注意会

·5、心理护理

和病人解释,给病人安慰,j

·6、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多休息、加强营养

病、避免腹部受伤及长时间仰卧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