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2-21T03:00:52.259Z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刘文涛耿瑶瑶邵战海

[导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我们神经内科医生经常碰见的疾病综合征,

刘文涛1,耿瑶瑶2,邵战海1通讯作者

1.威海市文登区人民医院,山东威海264400;2.山东黄河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我们神经内科医生经常碰见的疾病综合征,许多患者由于治疗的不及时,导致出现后遗症与并发症,极

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中西医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十分重视,本文就综述了中西医治疗周围

性面瘫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为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噘嘴、鼓气

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中医将面瘫俗称“口僻”、“歪嘴巴”、“吊线风”,

现代医学称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一

侧面部。从中医上来说,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气血痹阻,经脉失养,面部肌肉弛缓不收所致。临床上有

中枢性和周围性之分,中枢性面瘫多继发于脑血管病。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是周围性面瘫。针对面瘫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服用有营养神

经,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和西药,并通过针灸等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目前对周围性面瘫的处理仍存在争议,本文依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对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的接诊、处理进行阐述。

1.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周围性面瘫西医的说法就是面神经炎或者面神经麻痹;主要的病因多半是在人体的抵抗力下降,胃气不足的时候,风寒栖息的经络,

从而经络不通达导致的表情肌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以看到额纹是不全或者不能的,然后闭眼睛的也不能够闭眼睛,鼻唇沟是平坦的,

鼓腮的时候是漏气的,说话的时候可以看到嘴角会歪向健侧。

2.西医对面瘫的治疗

西医治疗面瘫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代谢药物,脱水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其中糖皮质激

素是最早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药物。早在1966年,国外学者【1】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给予周围性面瘫患者糖皮质激素能更好的帮助患者

恢复。国内学者【2】在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其治疗有

效率高达92%。有学者【3】在研究中使用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其治疗有效率可高达94%,由于周围性面瘫容易造成

神经发生水肿引起压迫,因此治疗过程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避免神经损伤的加重。总结西医对周围性面瘫

治疗的经验多是以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类药物为主。大多数医生在患者疾病早期选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抗炎治疗。利巴韦

林、更昔洛韦抗病毒。维生素B1、B12、甲钴胺、复方三维B等营养神经。此外还需要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参芎、丹参酮等【4】。

3.中医治疗面瘫

中药口服治疗:可使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通络化痰的中药配合,如牵正散、补阳还五汤、肝气郁结配小柴胡汤、肝经郁热配龙胆

泻肝汤、焦虑睡眠障碍配酸枣仁汤等。

张广迎【5】在研究中,通过使用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部神经,其治疗效率高达96%。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其应用针刺治疗提高了

治疗效果。牵正散这个药物在临床上的主要组成是白附子、僵蚕和全蝎,这三个药物就构成了牵正散的主要方剂。牵正散在临床上主要用

于治疗一个疾病,叫做面神经麻痹,中医管这种疾病叫做面瘫患者。如果得了面瘫,那么就可以选择使用牵正散来进行治疗,属于一种保

守治疗的方法。补阳还五汤属于理血的方剂,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要的药物组成有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

红花。北方中重用的是生黄芪,所以主要是用它补气的效果。刘立群【6】在研究中使用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面瘫,发现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

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其还发现通过调整药方中的黄芪质量能更好的发挥药效。针对面瘫合并肝气郁结者使用小柴胡汤,小柴胡

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肝经郁热配龙胆泻肝汤,药方属于清热剂,清脏腑热,肝胆实火上扰,症见

头痛目赤,胁痛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xiny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