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认识知识点模块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任务一认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二、原子光谱线的轮廓三、定量基础
核外电子按其能量高低的分层分布而具有不同的能级,一个原子可能具有多种能级状态。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
原子处于最低最稳定的能态称为基态,处于基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激发时,其外层电子会法还是能能级跃迁。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
原子的能级与跃迁h?共振吸收基态第一激发态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吸收光谱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发射光谱
元素的特征谱线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基态?第一激发态跃迁吸收能量不同。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h?共振吸收基态第一激发态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1859年,克希荷夫与本生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且根据钠发射线与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这一事实,断定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正是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当含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入射光通过基态的原子蒸气时,原子就会与对应频率的光相互作用,产生共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同时使入射光强度减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即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化过程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1)选择性高、干扰少。(2)灵敏度高。(3)测定的范围广。(4)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用途很广。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
二、原子光谱线的轮廓原子结构较分子结构简单,理论上应产生线状光谱吸收线。实际上用特征吸收频率辐射光照射时,获得一峰形吸收。所得到的原子吸收谱线很窄,有一定的宽度和轮廓,称为谱线轮廓。
二、原子光谱线的轮廓以吸收系数Kv对辐射频率?作图: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吸收线常用吸收系数Kv的形状来描述。原子吸收线的谱线轮廓(半宽度)峰值吸收系数一半处,吸收线轮廓上两点之间的频率差(或波长差)(中心频率):峰值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
谱线具有宽度的原因原子性质→自吸变宽(谱线本身固有的宽度)外界影响热变宽(多普勒变宽)压力变宽(碰撞变宽)实际原子吸收线的宽度约为10-3nm数量级二、原子光谱线的轮廓
三、定量基础光吸收定律---定量分析的依据It=I0.exp(-KVL)A=-logT=logI0/It=log[1/exp(-KνL)]=0.43KVL当用锐线光源时将K0代替Kν,用吸光度表示:简化为:因为:所以:A=K·N·LN∝CA=ɑC式中:It------透过光强I0------入射光强KV------吸收系数L-------蒸气厚度
原子吸收定量分析基本关系式:影响K的因素:②样品的组成①元素的性质④原子化系统③选择的分析线三、定量基础A=ɑ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余热回收系统煤化工技术专业韩雅妮62课件.ppt
- 预习任务回顾每组查阅资料选取合适的参数根据吸收任务和操作条.ppt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72课件.pptx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一有效核电荷Z变化规律课本没讲二原子半径r.pptx
- 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61课件.pptx
- 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78课件.pptx
- 元素周期律周期与能级组杜重麟79课件.pptx
- 原电池概念及组成主讲人宋煜28课件.pptx
- 原电池设计王鹏02课件.pptx
- 原电池无机化学73课件.pptx
- 脑出血模型中铁离子潴留引发迟发性脑损伤的多机制探究与干预展望.docx
-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多因素影响的实验剖析与机制探究.docx
- 胰岛素与鹿茸血:骨质疏松防治的生物效应及机制探秘.docx
-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基于HT - 29细胞的深入研究.docx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选择的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探究.docx
- 肾小球滤过率与2型糖尿病足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剖析:基于临床实证与机制探究.docx
- 胰岛素给药时机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与启示.docx
- 肾启发算法在化工过程建模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ocx
- 胆囊切除及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深度剖析.docx
- 胡志敏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经验剖析与临床启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