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_T0334-2024_西藏黄牛改良效果评价标准_西藏自治区.docxVIP

DB54_T0334-2024_西藏黄牛改良效果评价标准_西藏自治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CCSB43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334—2024

西藏黄牛改良效果评价标准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4/T0334—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巴桑珠扎、次仁罗布、旦增洛桑、索朗曲吉、赵丽、尼玛仓决、斯朗旺姆、普

布曲珍、益西多吉、扎琼、格桑卓噶、白玛坚才、嘎玛央宗、扎西罗布、陈景瑞、巴桑、巴桑罗布、白

玛旦增。

I

DB54/T0334—2024

西藏黄牛改良效果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改良牛的特征、产奶性能、繁殖性能、适应性、品种登记和系谱登记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藏各地区改良奶牛养殖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157

GB/T2260

中国荷斯坦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乳用牛

3.2

3.3

西藏黄牛是千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体型小、毛色杂、生产性能低、性成熟晚、抗逆性强的以乳为

主、肉、役兼用的原始地方畜种。

3.4

父本选择优良性状的中国荷斯坦牛冷冻精液(细管冻精),母本选用西藏本地黄母牛进行杂交改良,

改良最终目标以乳用牛为主。

2

DB54/T0334—2024

以系谱、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适应性能等重要性状指标为改良效果的评价标准。

4.1系谱

记载品种个体血统来源的育种文件。

4.1.1系谱指标

血统清楚,应用中国荷斯坦牛作父本(冻精),选用西藏黄牛作母本进行级进杂交的后代,

达到F3或F4代数(或更高代无高原不适应性症状)。从系谱分析,F3(含北京黑白花外血7/8,

含西藏黄牛1/8血液;F4(含北京黑白花外血15/16,含西藏黄牛1/16血液)。

4.2体型外貌指标

具有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特征,体格健壮,结构匀称,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

4.2.1公牛

品种特征明显、发育良好、姿势端正、外貌良好。在外观上,雄性特征突出,要求头宽、短,颈粗、

短,颈上缘隆起,肌肉发达,肩胛高而宽,肌肉附着充实而紧凑,背、腰、平、直、宽、长短适中,避

免斜尖尻,关节明显、筋腱发育良好、蹄型正而坚实。睾丸较大,左右睾丸大小和硬度基本一致,其颈

部明显、隐约看见附睾,左右界限明显,结构匀称、皮薄毛稀。其次,周岁后阴囊周长与睾丸的容积和

生精能力正相关,周岁阴囊周长应在30cm以上才考虑选为种用。

4.2.2母牛

母牛母性明显,黑白花、毛色光泽、头颈清秀而长,全身清瘦、棱角突出、体大不肥;后躯较教前

前躯发达、中躯较长,体型一般呈三角形;胸深长、肋间宽、背腰宽平、腹围大、尻长、平、方、宽、

腰角显露;乳房发育好,乳房基部应充分地前伸后延,前乳房应向前延伸至腹部和腰角前缘,后乳房应

向后股间的后上方充分延伸、附着较高,使乳房充满于股间而突出于躯体的后方;尾细,毛长,尾帚过

飞节。

400-590

450-650

产肉性能:经肥育的母牛和去势公牛,屠宰率平均要达50%以上,净肉率在40%以上。

产奶性能:母牛以产奶性能为重要指标:1胎-5胎全年的产奶量标准为,2440㎏-3050㎏(注:不

足305d的应折算成30d天产奶,超过305d按305d计算,超出部分不计);乳脂率保持在3.1%-3.4%。

通过长时期的杂交育种和严格的计划选育工作,可以使原始地方品种(西藏黄牛)季节性发情的遗

3

DB54/T0334—2024

传特性逐步改变为常年发情的遗传特性。最终达到由原平均三年两胎转变为一年一胎,具有奶牛的繁殖

特性。

初情期在12月龄-18月龄,初配期18月龄-24月龄(体重达到350㎏以上),随饲养和环境条件不

同而有所差异,发情周期9d-23d、平均13d;发情持续期平均天数2.24d、妊娠平均天数244d-301d。

4.5适应性指标

耐寒、耐粗饲、抗病性强、无高原性水肿症状、适应在平均海拔2600米-3800米的气候条件下饲养,

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公牛可利用年限为9岁以上,母牛可产奶5个泌乳期以上。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分享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所有文档来自网络,如有涉密,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