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21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VIP

第14课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共21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入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众多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豪放;既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又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那么又逢月圆夜,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年代:?宋?作者:?苏轼

了解作者: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弟苏辙和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年,与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再加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苏轼喝酒赏月,直到天亮,不禁思绪万千。这首词就是他赏月思亲而作。

词诗歌的一种,源于唐而盛于宋。原为和乐演唱,因此也称曲或曲子词;和诗相比,词的句子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因此也叫长短句。词有许多不同的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水调歌头》《西江月》等。文体知识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丙辰年中秋节,(我)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首词,兼以怀念弟弟子由。时间写作缘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宫殿。回到天上去。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端起酒杯。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经受不住高耸九天的严寒。(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经受不住。胜,受得住、经得住。

面对中秋明月美景,词人问了青天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轮孤月,引发出词人的疑惑。“不知”对提出的疑惑的思考更进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合向往

思考:既然词人向往天上宫阙,为何“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向往犹豫、彷徨想要回到朝廷害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表达了词人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思考:词人最终选择留在哪里?请用原文回答。表现出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由幻想天上回到人间,由想象回到现实。“人间”指做地方官,表达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解读如何理解上片中作者的矛盾心理: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说明他最终选择回到现实。表达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为本词带来一种通达、豪放之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朱红色的楼阁。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为什么。雕花的门窗。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间总有悲欢离合之事,月亮总有阴晴圆缺之时,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难以求全。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只

下片哪些词句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试从炼字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