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思维训练·“观点对立、矛盾统一”类题型解读02
思维三: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对立与统一”
【古诗鉴赏】
关键词:旷达与痛楚?????
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先要理解两个概念:“旷达”就是乐观豁达,看得开;“痛楚”就是痛苦、苦楚。从内涵来看,二者有矛盾的地方。矛盾双方如何集中在诗人身上的呢?“似旷达而实痛楚”,注意其中的两个词“似”“实”。“似”,看起来好像;“实”,实际上。“似”,是从诗句表层角度分析;“实”是曲意,是诗人隐藏在诗句背后所要表达的真实的思想情感。
【思维过程】从下阕诗句入手,找出“旷达”的一面,再找出“痛楚”的一面。然后分析“似旷达而实痛楚”。
一、读懂诗意,译文:
寒风中赏花本是清雅之事,老园丁悠然闲适,共看迷蒙秋色。带叶分根移植菊花,湿润的翠色染透半截荷衣。沅湘的旧愁未曾消减,纵有黄金也难铸就相思情意。唯有在醉意朦胧时,将心事写在苔纸上重新谱成曲,不让春光知晓这秋日心绪。
姑且用这古雅意趣慰藉幽怀,频频将帽子斜插鬓边,莫要责怪夕阳匆匆。采摘的秋菊虽不多,却笑得整日忘却归途。任它护花小径渐渐狭窄,像谢安东山高卧,又似陶潜东篱采菊。欲要归隐时,却怕如今早已不是晋代那般隐逸风流的时节。
注意:这首词的词题“为高菊墅赋”,是诗人站在高菊墅的角度来写的词,借揣想隐者高菊墅的心绪来写自己的心境。高菊墅的身上有诗人自己的写照,也就是借高菊墅来写自己。
题目三条注释对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很重要。“【注】①高菊墅,南宋初诗人,布衣终身”,表明高菊墅的出生年代和生平。“【注】②张炎,宋末元初诗人。南宋覆灭后,家道中落,曾北游谋官,失意南归”,极简介绍诗的人年代和生平。二者相同之处是都为南宋人,都失意。不同的是,一个在初年,一个在南宋覆灭后的宋末元初;一个布衣终身,一个家道中落,谋官失意而南归。“【注】③”是对谢安的介绍,注意有两个信息,“曾隐居”,“后仕途”。这一点暗示诗人在隐居和出仕之意的徘徊和挣扎。
二、找到诗句,分步作答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采摘无多,一笑竟日忘归。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③,还似东篱。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
“似旷达”的表现
“聊慰”“休怨”“一笑”“忘归”“似东篱”“去隐”。
抒情主人公借花饰帽,以此安抚内心幽怀;“休怨”表明仿佛已可消弭所怨;
抒情主人公整日摘花而忘归,众多坎坷,仿佛皆可“一笑”置之。
抒情主人公在花间小路行走,喜爱眼前的自然美景,仿佛是一名不问世事的隐者。
组织答案:似旷达:①抒情主人公借花饰帽,以此安抚内心幽怀,“休怨”表明仿佛已可消弭所怨。采摘令其享受整日而忘归,众多坎坷,仿佛皆可“一笑”置之。
“实痛楚”的表现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采摘无多,一笑竟日忘归。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③,还似东篱。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
主要体现在一个“怕”字上。“怕”什么呢?
从诗句本意理解。
“似东山③,还似东篱”。“东山,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后来重步仕途”,此典暗指能隐亦出世;“东篱”典暗指陶渊明“弃世归隐”。谢安和陶渊明都是东晋人。两个“似”,强调了高菊墅所居环境与古来有名的隐者环境相似,表露出作者内心深处在继续谋官、决然弃世两者间的矛盾挣扎之痛。
待去隐,怕如今、不是晋时。“怕”的原因是时代不同,人生际遇不同。注释②关于作者的介绍非常重要,张炎经历“南宋覆灭后,家道中落,曾北游谋官,失意南归”,所以他有失国之痛,有个人官场失意苦楚,“北游谋官,失意南归”,是想谋官但未能如愿,失意南归(归隐)是不得已的选择,归隐并非诗人本意。诗人想的是出世,才为所用。诗的下阕前部分所写的“聊慰”“休怨”“一笑”“忘归”都是表面,诗的最后才袒露心声。“旷达”是表面,“痛楚”才为真。“痛楚”的主要内容:国家灭亡,自己谋官不成,想出世但又不能如愿,就是归隐也不能有一个好心情。末句用对比手法写出纵归隐也难如晋时的陶潜那般可得心中自由的失落与痛苦。
组织答案:实痛楚:②然而若为真旷达,就不会犹豫,也不会“怕”,赏菊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宽慰,失国之痛、多舛之途使得“痛楚”成为词人内心深处的真正底色。③“东山”典暗指“用世”,“东篱”典暗指“弃世归隐”,“似”“还似”表露出作者内心深处在继续谋官、决然弃世两者间的矛盾挣扎之痛。④末句用对比手法写出纵归隐也难如晋时的陶潜那般可得心中自由的失落与痛苦。
综合答案:
16.似旷达:①抒情主人公借花饰帽,以此安抚内心幽怀,“休怨”表明仿佛已可消弭所怨。采摘令其享受整日而忘归,众多坎坷,仿佛皆可“一笑”置之。
实痛楚:②然而若为真旷达,就不会犹豫,也不会“怕”,赏菊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宽慰,失国之痛、多舛之途使得“痛楚”成为词人内心深处的真正底色。③“东山”典暗指“用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5五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修改病句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年高二语文上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四:文言文阅读.docx
- 2024-2025年高三语文上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四:古代诗歌阅读.docx
- 2024-2025年高三语文上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四:文言文阅读.docx
- 2024-2025年高一语文上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四:文言文阅读.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鼓书艺人》批注式阅读解析.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江上》《记忆里的光》批注式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二暑假语文专题练(2):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三暑假语文专题练(2):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成语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