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31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docxVIP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地理中图版教师用-第31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1课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影响

1.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季节变化小,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分布规律及

典型地区

赤道附近,如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几内亚湾北岸及大西洋沿岸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

自然景观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土壤为砖红壤,化学风化强烈

2.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全年盛行西风

气候特征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

分布规律及

典型地区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如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

自然景观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外貌上有季相更替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气候特征

冬季暖湿多雨,夏季干旱炎热

分布规律及

典型地区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自然景观

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其叶子坚硬,叶片不大,叶面多有“蜡质层”,常覆盖茸毛

图文拓展

1.低气压和高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低气压带:空气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高气压带:空气下沉,气温升高,水汽易蒸发,不易形成降水。

2.大陆东岸的信风迎风地带降水丰富

在大陆东岸的信风迎风地带,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和中美洲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和信风关系密切。

3.根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下图:图示景观应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2)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海陆因素

(1)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

类型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日(年)较差

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不均匀

均匀

降水量

(2)海陆位置与降水

盛行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时,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海陆热力差异与气温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

3.大气环流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地形

(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大地形区常形成低温区,如青藏高原。

(2)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安第斯山脉。

(3)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

(4)山脉的位置影响气候的分布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5)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

(6)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7)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

5.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非洲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等。

6.其他因素

(1)冰层的反射率:如南极地区。

(2)人类活动:如城镇化(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植树造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典例](2021·1月浙江卷)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答案(1)C(2)B

等温线图的判读

1.定半球

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图1中等温线向北递减,故为北半球。

2.看走向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图1中22℃、23℃、24℃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地形、地势(图2中①④地附近等温线走向)

等温线闭合

山地中心低温(图2中②),盆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sf99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