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与生态旅游.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养生文化与生态旅游

从清代人的“六养”说起养生之道,贵在有常,清代人有“六养”的养生大旨。01六养:“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是说要多接触大自然,颐养性情以使耳聪目明,步履矫健。同时也告诉我们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养生的密切关系,也告诉我们,山水旅游对养生有着重要的意义。02

内容提要:一、道教之源——老庄哲学二、道教发展简史和宗派三、道教的核心信仰与神灵谱系四、道教养生文化五、道教的养生方技

道家与道教五斗米道与道教的成立道教的兴盛道教的衰落

道家与道教不能等同,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道家的哲学理念、神仙家的养生方术、古代民间的巫术和鬼神崇拜活动,是道教宗教神学、修炼方术和宗教仪式的三个主要来源。

太平道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后汉书·襄楷传》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传》

道教的兴盛及衰落隋唐北宋时期,由于阶层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近代,由于新文化思想的兴起,西欧近代科技的传入,基督教的兴起,使道教这种古老的宗教意识受到极大冲击,道教的发展终于出现了不可挽救的衰落现象。12

成玄英成玄英字子实,生卒年不详,为唐太宗至高宗时人。他的著作很多,据《新唐书·艺文志》载,传世的著作有《老子注》、《庄子疏》。《庄子疏》收入《道藏》中,清人郭庆藩著《庄子集释》中,录有成玄英疏全文。《老子注》久已佚失,近人蒙文通从《道藏》中辑出其佚文,题为成玄英《老子义疏》。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称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疾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三国志·张鲁传》五斗米道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基本信仰:主张在世俗生活中以道教教义建立一外理想王国,人人安居乐业,尽其天年,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没有疾病与此并行的另一种理想境界叫“仙境”,得道成仙可以超脱世俗,不为物累,长生不死,住在洞天福地,过的是仙人生活。基本教义:(一)崇“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槽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道是万物之母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二)崇奉“三清”“三清”是由“道”人格化的尊神,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老子)他们分别居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三清境: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他们统御诸天神灵,为神王之宗,飞仙之祖,宇宙万物皆为其所创。(三)追求长生成仙道教认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主张乐生,重生,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鼓励人们尽可以颐养天年,最高境界就长生不死,得道成仙。达此境界的方法就是修炼: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房中、辟谷。(四)天道循环,势恶承负。道教认为前人的过失由后人来承受,前人惹祸,后人遭殃

三、道教的两大流派全真道正一道

全真道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4元代,全真道有七个支派,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5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1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2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3

正一道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三山符箓指江南的龙虎山、闔皂山和茅山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不如全真道严格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多属全真派,正一派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四、道教的重要历史人物张陵葛洪陶弘景吕洞宾陈抟张伯端王重阳

丹阳句容人,生于公元284年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元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年八十一;一说生于公元283年(晋武帝太康五年),卒于公元343年(晋康帝建元六年),年六十一。葛洪生于一个笃信道教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葛系是三国时孙吴的大鸿胪,父葛悌是西晋的邵陵太守,叔祖父葛玄则是三国时著名的道教徒。(晋武帝太康四年),卒于公

葛洪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外篇。内篇二十卷,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等道教理论和道术;外篇五十卷,论人间得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