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板块二 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到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doc

2 板块二 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到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23·高考湖南卷,T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2023·高考湖北卷,T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3.(2023·高考山东卷,T3)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4.(2023·高考新课标卷,T27)下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史料内容

来源

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旧唐书·李元谅传》(五代刘昫等撰)

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

《李元谅墓志》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

贞元五年(789)《李元谅颂碑》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5.(2023·高考全国乙卷,T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6.(2023·高考湖南卷,T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7.(2023·高考全国甲卷,T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8.(2023·高考湖北卷,T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9.(2023·高考山东卷,T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10.(2023·高考海南卷,T3)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11.(2023·高考全国乙卷,T26)南宋时书籍流行,文人刻书蔚然成风,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地方官学、民间书院等亦以刻书为己任。这有助于()

A.士族阶层的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科举制度的兴起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12.(2023·高考湖南卷,T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