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诗词专题训练(含解析).docxVIP

202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诗词专题训练(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诗词专题训练

(2024·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期末)

1.古代诗歌鉴赏。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望”字,既写诗人眺望之意,也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B.诗中“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C.诗的颔联和颈联四句诗宛如一幅山村人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D.尾联即景抒情,表达自己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禁不住要高歌一曲《采微》。

(2)诗结尾的“采薇”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原意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在此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绪?

(2024·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期末)

2.阅读《黄鹤楼》(唐崔颢)一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3)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024秋·北京市师达中学期中)

3.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其中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山随平野尽”,著一“”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江入大荒流”,著一“入”字,写出了,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2)尾联中“怜”的意思是什么?结合内容分析这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期末)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道出诗人虽身处人境,却没有世俗的喧嚣与困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指出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能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指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D.诗歌运用朴素的语言,将情、景、理融为一体,使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2024·山东省枣庄五中期末)

5.古代诗歌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盛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尾联,诗人运用白描手法,表现自己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情状,直抒胸臆,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2)展开想象,谈谈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期末)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城春草木深”中的“深”改为“青”,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题目中的“望”字有哪几层含义。

参考答案

(2024·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期末)

1.(1)D

(2)意思是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当官),表达了作者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D.有误,尾联抒发的心情是:现实中知音难觅,只好追怀古代隐士来分担这份寂寥了。故选D。

(2)本题考查对典故内容和作用的理解分析。采薇:薇,是一种植物。意思是采食野菜。“采薇”出自《史记伯夷列传》,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因此“采薇”代指隐居生活(隐居不仕)。从诗文内容看,诗人遥望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