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2024-2025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开学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①,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②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注]①汗漫:广阔无边。②姮娥(héngé):嫦娥。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把有关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巧妙地加以编织,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创造出新颖别致的浪漫形象,境界深远,令人耳目一新。

B.词人在皓月当空的夜晚,面对明月,面对宇宙,面对社会、人生产生无限多的困惑、不解和疑问,这是词人内在心绪的一种流露,一种释放。

C.“悠悠”,辽阔无际、遥远之意;“浩浩”,广阔壮大的样子。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节奏,还写出长天的辽阔深远,宇宙的浩瀚无垠。

D.“飞镜无根谁系”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词人发问,月亮在天上不会掉下来,是因为有人用绳子系住了吗?虽然异想天开,却不失趣味。

16.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词不可胜数。本词打破了一般诗词单纯咏月的成规,别具一格,成为千古绝唱。请从内容、手法和情感方面对本词简要赏析。(6分)

15.D(“‘飞镜无根谁系’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错误,应该是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喻为“飞镜”)

16.①内容上,这首词针对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提出一系列疑问,并进行思考和猜测性解释。

②手法上,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写月亮。如借神话、传说赋予月亮浪漫色彩;借助想象营造深远的境界。③情感上,这首词借咏月表现了词人对人生、对社会的困惑和思考,体现出词人的深刻思想和求索精神。(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开学检测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有我之景,情景很好地融为一体。

B.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

C.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叙事抒怀。

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

16.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

15.D??

16.①全词的主旨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作者不由愁思满怀。②全词的基调也由前面的雄壮豪迈而变为后半部分的哀凉悲伤。③作者忧心国事,雄心壮志,自然引出下文功业未建的感慨和无奈。

【解析】

15.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理解有误。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起首四句“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为情造文,但此处的景还属于有我之景,所以作者在感性的陶醉中,还保持着清醒,保持着理性,还没有彻底地把自己忘怀,都是在有意体现词人的豪迈之情。故答案选D。

16.这类试题一般要先理解诗词内容,然后结合对诗句的分析,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本题题干要求是: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一想到大好河山还在金人的手中,广大的中原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不由得我愁思满怀了。可是想起丢失中原的遗恨,不知今夜有多少人在发愁!那些掌握权柄的大人物们,有谁想起有志的英雄已成老朽?不料抗战的功勋还建立得很小很少,朝廷的决策遥遥无期,叫人没盼头。这件事没法分说清楚,让我们明天再喝个大醉方休。作者明知故说,突出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之重,愁思之深。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