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授课辅导.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授课

引言:民族的转折点——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得以重新普照大地。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授课,其核心主旨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主题深刻地揭示了我们纪念活动的双重目的:既是对过去壮烈历史的无限敬仰与沉痛追思,也是对未来民族发展道路的坚定指引与庄严承诺。

本次授课的核心论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绝非一次单纯的军事事件,而是终结了中国近代“百年国耻”、重新确立世界大国地位、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光明前景的根本性历史转折点。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河山的光复,更是人心的光复与精神的重塑。它所孕育和锤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源泉。

对这场伟大胜利的纪念,其意义远超于回望历史。战争的残酷现实,要求中华民族必须实现前所未有的觉醒与团结。这种团结建立在共同的危机感和休戚与共的爱国主义身份认同之上。因此,我们今天举行的纪念活动,本身就是抗战历史遗产的延续。通过官方的、全国性的集体缅怀,我们将这段共同的浴血记忆再次置于公众意识的中心。在共同追忆先烈牺牲、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在重申并巩固那些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核心价值观——团结与爱国。这使得纪念活动本身超越了单纯的回顾,成为一个在当下与未来不断强化“伟大抗战精神”的能动过程,将历史事件转化为凝聚民族力量、指引国家前行的活水源头。

第一部分风暴将至——侵略的根源

第一章危机中的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为极端主义思潮的泛滥提供了温床,最终催生了法西斯主义这一历史怪胎。1929年华尔街的崩溃,迅速演变为一场深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性危机,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的崩溃和阶级社会矛盾的急剧深化。在生产凋敝、失业飙升的绝望景象中,旧有的政治经济秩序摇摇欲坠,各国社会都在激烈争论,究竟何种社会模式才能化解危机。

法西斯主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被定义为一种极端的反动政治思潮,其核心特征是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恐怖主义。它向深陷危机的民众许诺,通过建立一个强权的、对内实行高压统治、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国家,来重建资本主义的盈利能力和恢复所谓的民族荣耀。

这场危机对德国的冲击尤为剧烈。到1932年底,德国工业总产值暴跌,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人口失业,广大中产阶级陷入赤贫。社会的绝望与对现有民主政党无力解决危机的不满,直接导致了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支持率如火箭般蹿升。纳粹党的选票从1930年的六百多万张,激增至1932年的占总票数37.3%,使其一跃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并最终在1933年上台执政。希特勒上台后,迅速解散国会,取缔一切反对党派,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并将整个国家机器转向扩军备战。同样,在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势力也利用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成功夺取或巩固了政权。全球经济危机所引发的政治极端化和国际秩序的崩坏,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第二章日本的帝国野心——“大陆政策”

与德、意法西斯主义的崛起有所不同,日本的侵略扩张并非仅仅是三十年代危机的产物,而是其近代国家战略长期演进的必然结果。这一战略的核心,便是臭名昭著的“大陆政策”(大陸政策)。其思想根源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的丰臣秀吉,他便妄图以武力征服亚洲大陆。到了近代,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之后,这一思想被系统化、理论化,并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

“大陆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军国主义思想、神道教的“大和民族优越论”以及一种“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补偿心理。明治维新的核心国策是“富国强兵”,但其本质路径却是“强兵富国”,军事扩张被视为实现国家富强的首要手段。为此,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与制度,建立近代陆海军,并向全体国民灌输武士道精神,举国上下进入准战争状态。

这一侵略国策有着清晰的行动路线图,即分五步征服世界:

第一步,侵占中国台湾;

第二步,吞并朝鲜;

第三步,进军“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步,称霸全世界。

日本此后的侵略行径,正是严格按照这一蓝图展开的:通过1894年甲午战争强占台湾,1910年吞并朝鲜,并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为了给这一赤裸裸的侵略政策披上理论外衣,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19世纪末提出了所谓的“主权线”与“利益线”理论。他声称,日本的国家疆域是“主权线”,而与日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