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维”聚力,绘就学生品格成长新图景.docx

中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维”聚力,绘就学生品格成长新图景.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维”聚力,绘就学生品格成长新图景

德育是教育的“根”与“魂”。新学期,我校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五维联动、精准施策”为抓手,将德育融入“价值引领、习惯养成、师者垂范、课程创新、协同育人”五大维度,着力破解“德育虚化、活动泛化、成效弱化”三大痛点,力求让德育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行动”,从“阶段任务”转为“终身滋养”,为学生绘就一幅“底色亮、品德润、人格丰”的品格成长新图景。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五育融合”为路径,构建“目标系统化、内容序列化、实施精准化、评价多元化”的德育体系。通过“五维聚力”工程,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各场景,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学生终身发展筑牢精神之基。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维”精准发力,实现“三个转变”:德育实施从“碎片化活动”向“系统化育人”转变,德育效果从“短期可见”向“终身受益”转变,德育生态从“学校独唱”向“家校社合唱”转变。具体目标: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率98%以上,家长德育满意度95%以上,教师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率80%以上,打造3个区级德育品牌项目,让德育成为学校最鲜明的育人标识。

三、“五维”聚力实施路径

(一)价值引领维:以“红心”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本学期将聚焦“红心向党、薪火相传”主题,构建“节点教育+实践浸润”双轨模式,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扎根学生心田。

一是节点教育“燃心火”。以“国庆76周年”“烈士纪念日”“国家宪法日”等为契机,设计“五个一”系列活动:一次“国旗里的故事”主题班会(低年级画国旗、中年级讲国旗知识、高年级研国旗法)、一场“英雄家书”诵读会(邀请老兵、烈士家属讲述真实故事)、一组“红色地标”微视频(学生用手机记录本地红色遗址)、一篇“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聚焦家庭变化、家乡发展)、一场“宪法小卫士”知识竞赛(以“模拟法庭”形式开展)。通过仪式感与参与感并重的活动,让爱国教育从“课本”走向“心田”。

二是红色实践“强信念”。联合本地党史馆、革命纪念馆等共建单位,开展“红色研学周”:低年级参观“家乡党史展”(用卡通漫画讲解革命故事),中年级参与“红色文物守护”(为老照片写解说词、给旧物件做标签),高年级开展“红色基因我传承”调研(采访老党员、整理口述史)。同步开发《身边的红色印记》校本微课(含12个短视频),覆盖各年级需求,让历史可感、可信、可学。

三是主题教育“立标杆”。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设立“月度成长星”评选:9月评“文明星”(文明礼仪)、10月评“励志星”(勤学奋进)、11月评“奉献星”(志愿服务)、12月评“传承星”(文化践行)。每颗“星”对应具体行为标准(如“奉献星”需完成2次社区志愿服务),通过“班级推荐-年级评选-校级展示”流程,让榜样力量可学、可追。

(二)习惯养成维:以“细功”筑基,培育行为自觉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本学期将聚焦“养正习、树新风”,构建“日常规范+专项突破”的养成体系,让文明习惯从“约束”变为“自觉”。

一是日常管理“立规矩”。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蓝本,制定《校园文明“十要十不要”》:要轻声慢步、不要追逐打闹;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食物;要爱护公物、不要乱涂乱画……通过“文明监督岗”(学生轮流担任)、“班级积分墙”(每日公示文明行为)、“文明小达人”徽章(累计10分可兑换),让规范入脑、践行在行。

二是专项攻坚“破痛点”。针对“拖延懒散、沉迷电子设备、公共场合喧哗”等高频问题,设立“习惯养成月”:9月“时间管理月”(推行“21天打卡计划”,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10月“网络自律月”(开展“无手机日”“家庭约定书”活动),11月“公共礼仪月”(组织“校园文明小导游”“社区文明宣传员”实践)。通过“观察-诊断-干预-巩固”闭环,帮助学生破除陋习、重塑习惯。

三是评价激励“激内力”。推行“成长存折”评价机制:学生每完成一项文明行为(如主动捡拾垃圾、帮助同学),即可获得“德育积分”;积分可兑换“图书借阅特权”“校园广播点歌”“家长表扬信”等奖励。同时,设立“进步之星”“蜕变之星”等特色奖项(如“坚持21天按时到校”“从沉迷游戏到主动参与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成长中看见自己的闪光点。

(三)师者垂范维:以“匠心”赋能,提升育人实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德育的第一资源,本学期将以“师德塑魂、专业赋能”为抓手,打造一支“有温度、有智慧、有担当”的德育铁军。

一是师德建设“树标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