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红楼梦》骂詈语翻译看跨文化语言转换与文化传递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全方位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传统、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其文学价值极高,在人物塑造上,摆脱了以往小说人物的固定类型和过度简化,塑造出众多生动逼真、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的敏感多疑、贾宝玉的叛逆多情、王熙凤的精明泼辣等;在叙事技巧、诗词歌赋运用等方面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诗词曲赋、酒令灯谜、建筑园林、医卜星象等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重要地位,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有100多个译本,其中全译本近30个,2014年被英国媒体评为“史上十佳亚洲小说”之首,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骂詈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红楼梦》的人物对话和叙述中。在日常生活里,骂詈语常被视为不文明、粗鲁的语言表达,但在文学作品中,它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在《红楼梦》里,骂詈语不是简单的粗俗表达,而是具有丰富的语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语义角度看,它涵盖了多种情感和语义层次,包括愤怒、轻蔑、诅咒等,例如“狐媚子”体现了对他人的轻蔑与厌恶;从文化角度讲,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如封建等级制度下主子对奴仆的责骂,体现了等级差异和主仆之间的权力关系。同时,骂詈语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王熙凤骂“泼皮破落户”凸显其泼辣直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相关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加生动曲折。
研究《红楼梦》骂詈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代表,其翻译对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起着关键作用。骂詈语作为其中极具文化特色的部分,准确翻译骂詈语能够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中人物的情感、性格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翻译理论与实践角度而言,骂詈语的翻译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语言风格转换等。通过对《红楼梦》骂詈语翻译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翻译理论与方法,为文学作品中特殊语言现象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翻译实践的发展,提高翻译质量,使翻译作品更忠实、更生动地再现原著的风貌。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红楼梦》翻译研究
自18世纪《红楼梦》开启翻译历程以来,其已被译成30多种语言,拥有100多个译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外对于《红楼梦》的翻译研究,多聚焦于翻译策略与文化传播。如大卫?霍克思(David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Minford)的译本,国外学者关注其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采用的归化策略,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西方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使西方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复杂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国内对《红楼梦》的翻译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方向多元。从翻译策略来看,探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霍克思译本的对比研究较多。杨宪益夫妇译本倾向于异化策略,力求保留原著的中国文化特色,如在翻译诗词、称谓等文化元素时,尽量保留其原本的形式和内涵,让西方读者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而霍克思译本更注重归化,在翻译“金鸳鸯”时,将其译为“FaithfulGoosey”,用西方读者熟悉的动物形象来传达其意,使译文更符合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在翻译理论运用上,诸多学者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等分析《红楼梦》翻译,研究如何在不同翻译目的下,实现译文与原文在功能、意义上的对等。
1.2.2骂詈语研究
在骂詈语研究领域,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从社会学角度,有学者研究骂詈语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中的使用差异,揭示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骂詈语产生的心理机制,如愤怒、压力等情绪如何引发骂詈语的使用。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国外学者注重对骂詈语的语义分析,运用语义场理论剖析骂詈语的语义构成和语义关系;在语用学研究上,探究骂詈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如侮辱、威胁、宣泄情绪等。
国内的骂詈语研究,在过去由于文化传统和观念的限制,发展相对缓慢,但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从历时角度,学者们对古代汉语中的骂詈语进行考释和研究,如陈伟武在《骂詈行为和汉语詈词探论》中,对汉语詈词的起源、发展进行了探讨;从共时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骂詈语进行分类、特点分析,如张廷兴在《民间詈词詈语初探》中,以山东中部地区民间詈词詈语为素材,分析其分类、表现形式等。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剖析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多维内涵与时代价值.docx
-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透视人的本质:基于劳动与异化理论的分析.docx
- 从《2015国际本科生留学指南》看本地化翻译策略的多元应用与实践.docx
- 从《VR产业的冲击——“虚拟世界”创造巨大财富》看VR产业文本翻译实践与探索.docx
- 从《中国哲学简史》看英汉空语类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差异与共性.docx
- 从《云南民歌五首》看沈传薪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docx
- 从《亲子情》翻译实践看跨文化语境下的情感传递与语言转换.docx
- 从《假币》看微电影创作:社会洞察与艺术表达.docx
- 从《冬奥冰雪新文化》(节选)看冰雪文化翻译实践与策略.docx
- 从《北京总包施工合同》看工程术语英译的策略与实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