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单元整合·专项培优(四)
一、贯通——梳理主干线索
1.经济发展——经济格局变动
对应练1.(2025·河南濮阳模拟)南宋初期,原产于北方的小麦在南方大量种植,有史书载:“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表明()
A.稻麦复种提高小麦价格
B.南宋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C.政治变动影响生产结构
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小麦这一原产于北方的作物在南方得到了大量种植,并带来了显著的利益,这反映了南方农业生产的繁荣和发展,这一变化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具体表现,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稻麦复种对小麦价格的影响,只是描述了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情况,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情况,未涉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政治变动对生产结构的影响,只是描述了小麦在南方种植的经济现象,排除C项。
2.唐宋之际社会的重大变化
政治
方面
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得到解决,从此,地方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秦汉魏晋以来的豪强世家势力衰落,科举制下出现了大批平民出身的官僚
续表
经济
方面
土地政策调整,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租佃经济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经营方式;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由实物经济开始向货币经济转型;纸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发达;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军事
方面
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
城市
发展
方面
打破坊市的界限,草市更加普遍;商业贸易不再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削弱
文化
方面
在儒学的基础上产生了理学;普通百姓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市民文化兴起,词的创作繁荣,话本小说兴起,文人画更加强调意境,风俗画发展
社会
习俗
方面
科举制度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社会各阶层流动加快;婚姻、社交打破了严格的士庶界限,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人们的活动更加自由
对应练2.(2025·山东济宁模拟)唐朝“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
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
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答案:A
解析:相比于唐代城市的封闭,宋代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而且大部分城市呈现开放型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纠正藩镇割据之弊,故选A项;宋朝时期打破了坊市界限,但是坊市制度并未瓦解,排除B项;宋代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并不会影响城市格局,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宋朝吸取唐朝灭亡教训,对城市格局进行调整,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
二、认知——突破思维定式
募兵制的实行并未提升军队战斗力
(1)从政权维护上看:北宋募兵制贯彻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精神,当破产农民转化为职业兵,长时期脱离乡村后,便不会再与农民一致行动,这样就把一些本来可能反抗现政权的潜在力量转变为维护现政权的力量
(2)从财政和农业生产看:养兵费用之庞大使北宋王朝的财政经常处于拮据困乏的窘境中,同时,北宋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募兵制使强壮劳力不断流入军队,形成脱离农业生产的寄生人群,造成农田荒芜、水利失修等问题
对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混为一谈
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官”。所谓“差遣官”,也称职事官(事务次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宋代实行这种体制,使皇权得到加强,但也出现严重的“冗官”现象,且官员办事效率低下
学生用书?第88页
对应练3.(2025·山东菏泽模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而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这反映出()
A.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开始于北宋
B.募兵主要是为提高战斗力应对边患
C.募兵缘于稳定统治却成为财政负担
D.军费开支过大成为冗费出现的根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养兵的目的是稳定地方统治,但北宋中期后冗兵造成冗费,加剧了财政负担,C项正确;募兵出现早于北宋,排除A项;募兵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统治而非应对边患,排除B项;军费是冗费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排除D项。
对应练4.(2025·河北保定模拟)北宋初期官员任用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在一般情况下,官员都不担任与其官职相符的职务,官名只是官员级别和享受俸禄的依据,职是加给文官学士、直阁一类的荣誉衔,差遣才是官员实际拥有的权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21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23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第24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单元整合专项培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3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4讲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5讲晚清的政治变革与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六单元晚晴至民国初期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单元整合专项培优.docx
-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17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