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6年
专项六古诗歌阅读
专题精练(二十六)古诗歌思想内容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①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②,诗接谢宣城③。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④,从此更南征。
[注]①唐大历四年(769)春作。杜甫时年五十八岁,次年去世。裴使君时任岳州刺史。②徐孺子:徐稚,字孺子。东汉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③谢宣城:谢朓,曾任宣城太守。④渔父问:屈原《渔父》中有,“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阔”与“孤”相对,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和岳阳楼的孤绝。
B.颔联以典故人物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裴使君深深的谢意。
C.颈联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诗人以“雪岸丛梅”和“百草”自比,表现出他强烈的自信。
D.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写自己要像屈原那样保持高洁的品格,将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2)颔联是怎样赞美裴使君的?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答:?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①
范成大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注]①周子充:周必大,字子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黄鹄飘然飞天起兴,喻指朋友乘船离京,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誉和鼓舞。
B.颈联感叹香车宝盖、功名利禄转瞬即逝,不必为归隐故里、寄身山野而落泪湿巾。
C.尾联情感收放有度,既抒发了后会难期的痛苦,同时充满了对来日相见的期待。
D.整首诗围绕送别展开,意蕴丰富,感情复杂,伤感中蕴含豁达,深沉中含藏洒脱。
★(2)本诗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秋浦柳少府
李白
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
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
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
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反衬手法,将秋浦以前的境况渲染得越萧索,越能显出当下的“芳菲”。
B.“树桃李”是柳少府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的有力举措,彻底改变了秋浦面貌。
C.“摇笔”“开帘”“引山月”“纵酒”是诗人在秋浦的活动,更是柳少府生活的常态。
D.末二句直抒胸臆,“未忍”是舍不得的意思,诗人以此表现对柳少府的“爱”之深。
★(2)李白“爱夫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dànàn):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B.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C.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D.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李之仪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极目远望,但见江面无风,波澜不惊,水天相映,呈现出澄澈光色。
B.这首词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都提到了心灵摆脱世俗的束缚。
C.眼前秀美风光让词人感受到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卷(学生版+答案版).docx
-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同词根单词语境填空 导学案(含答案).docx
- 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虚拟语气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之倒装句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高考语法复习之非谓语动词综合练习题(含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提升卷(含答案).docx
- 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2年高考1年模拟-(六十九)排列与组合(含解析).docx
- 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2年高考1年模拟-(三十八)复数(含解析).docx
- 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2年高考1年模拟-(十四)函数的图象(含解析).docx
- 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2年高考1年模拟-(十五)函数与方程(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