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docxVIP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诗词大赛(小学组)决赛试题及答案

一、必答题环节(每题10分,共10题,每组选手依次作答,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

1.诗句填空

(1)“白毛浮绿水,__________。”出自骆宾王的《咏鹅》。

(2)“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

(3)“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杨万里的《小池》。

(4)“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出自高鼎的《村居》。

(5)“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山行》。

答案:(1)红掌拨清波;(2)呼作白玉盘;(3)小荷才露尖尖角;(4)忙趁东风放纸鸢;(5)停车坐爱枫林晚。

2.作者与诗句匹配(请将诗句前的字母与对应作者的数字连线)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①白居易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李白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③孟浩然

D.“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④杜甫

答案:A-③,B-①,C-②,D-④。

3.诗句理解题(选择正确选项)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B.爬山要注意安全

C.要珍惜时间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暗香”指的是:

A.梅花的香气

B.雪花的气味

C.泥土的芬芳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的季节是: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答案:(1)A;(2)A;(3)A。

4.朝代对应题(写出下列诗人所属的朝代)

(1)王维——__________

(2)贺知章——__________

(3)陆游——__________

(4)刘禹锡——__________

答案:(1)唐朝;(2)唐朝;(3)宋朝;(4)唐朝。

5.诗词常识题

(1)“词”和“诗”的区别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词有词牌名,诗一般只有题目

B.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诗多为整齐的五言或七言

C.词的创作年代一定比诗晚

(2)“元日”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答案:(1)C(词和诗的创作年代有重叠,如唐诗宋词,但诗的起源更早);(2)A(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二、抢答题环节(每题15分,共10题,选手通过抢答器争夺答题权,答对得分,答错扣5分)

1.根据描述猜诗名:“一位小朋友在河边钓鱼,担心路人打扰,远远地向路人摆手。”对应的诗句出自哪首诗?

答案: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诗句中的“数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里的“四时”指什么?

答案:四季(春、夏、秋、冬)。

3.诗句中的“颜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紫烟”是因为什么形成的?

答案:阳光照射下,山间水汽呈现紫色(并非真正的紫色烟雾,是光线折射的效果)。

4.传统节日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场景?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至少答出2个)

答案:清明节;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等。

5.诗词中的动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提到的两种鸟,分别是什么颜色?

答案:黄鹂(黄色)、白鹭(白色)。

6.根据上句接下句:“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答案: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诗词中的地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白帝”和“江陵”分别位于现在的哪个省份?

答案:白帝(重庆奉节)、江陵(湖北荆州)。

8.诗词中的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孤独、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诗词中的自然现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雨”为什么被称为“好雨”?

答案:因为春雨在春天农作物需要水分时及时落下,滋润万物(出自杜甫《春夜喜雨》)。

10.诗词接龙(下一句的首字需与上一句的末字相同):“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

答案:“尽”字开头的诗句需符合,但原诗《登鹳雀楼》下一句是“黄河入海流”,所以此题实际考察接龙规则,正确回答为“黄河入海流”(注:若严格接龙,需“尽”开头,但小学阶段放宽,以原诗接续为准)。

三、情景应用题(每题20分,共5题,选手根据生活场景联想合适的诗句,需准确贴合场景)

1.场景:春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