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法治人生,护航青春成长——高一学生国旗下的法治主题演讲.docx

典亮法治人生,护航青春成长——高一学生国旗下的法治主题演讲.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亮法治人生,护航青春成长——高一学生国旗下的法治主题演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一[X]班的[你的名字]。今天站在国旗下,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与我们青春成长息息相关的话题——法治。我演讲的题目是:典亮法治人生,护航青春成长。

或许有人会问:“我们还是学生,法律真的离我们很近吗?”

当然很近。

当我们走进校园,《教育法》保障我们的受教育权;当我们使用手机网络,《网络安全法》守护我们免受不良信息侵害;当我们在操场运动受伤,《民法典》明确责任边界;甚至当我们遭遇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会为我们撑开保护的盾牌。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像空气一样,默默包裹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为什么说“法治是青春的必修课”?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的初中同学小宇,曾是班里的体育委员。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在食堂被高年级同学插队辱骂,两人一气之下叫上几个朋友“教训”对方,结果造成对方轻伤,不仅被学校处分,还因涉嫌寻衅滋事受到公安机关训诫。

“我以为只是兄弟义气,没想到触犯了法律。”事后小宇后悔莫及。这个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青春热血不该成为冲动的借口,不懂法律的“勇敢”,很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

作为高一学生,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法治观念,就像给我们的人生安装了“安全系统”——

-它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比如在网络发言,我们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能侮辱诽谤他人(《民法典》第1024条);

-它教会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当遭遇校园欺凌,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或拨打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

-它更教会我们尊重他人的权利:比如不随意翻看同学日记(《民法典》第1032条),不传播他人隐私照片(《刑法》第253条)。

二、中学生该如何“与法同行”?

或许有人觉得:“法律这么专业,我们该怎么学?”其实很简单,做好三件事:

第一,主动“知法”:从生活细节中读懂法律

不必死记硬背条文,不妨从新闻案例中学习:

·看到“未成年人打赏主播退款”新闻,了解《民法典》第19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巨额打赏无效);

·关注“反电信诈骗”宣传,记住《刑法》第266条(诈骗罪)和“不轻信、不转账”的自我保护法则;

·甚至通过热门电影《少年的你》,思考校园欺凌涉及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规定。

第二,自觉“守法”:让规则意识成为习惯

举个小例子:上周我看到有同学为了抄近路,翻越操场围栏。这看似“小事”,却暗藏风险——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这是违反校规的行为;若因翻越导致受伤,自己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民法典》第1173条“自甘风险”原则)。

真正的法治素养,体现在日常生活的选择中:排队打饭不插队,是遵守公共秩序;爱护校园公物,是履行公民义务;考试不作弊,是敬畏公平原则。

第三,勇敢“护法”:做法治精神的传播者

去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活动。当我扮演“少年法庭”的审判员时,看着“被告席”上因沉迷网络盗窃手机的同龄人,突然明白:法治不仅是约束,更是救赎。

我们可以:

·在班级发起“法治金句”分享会,比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法律不分大小”;

·发现同学携带管制刀具、传播不良信息时,及时劝阻或告知老师(这不是“告密”,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甚至在社交媒体转发法治科普内容,让更多人知道“高空抛物违法”“电子烟危害青少年”等常识。

三、请记住:法治不是青春的“枷锁”,而是“翅膀”

有人说:“青春就是要自由奔放,讲法律会不会太约束?”

其实,真正的自由,都建立在规则之上。就像风筝飞得高,是因为有线的牵引;汽车跑得快,是因为有红绿灯的指引。

去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我在校园里看到这样一幅标语:“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是自由的,因为有法律为你守护边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肩上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家国和担当”。当我们真正理解法律的意义,就会发现:

·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参与法治实践,是我们未来成为合格公民的“必修课”。

同学们,青春如朝日,法治如基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一点法律知识,守一份规则底线,怀一颗敬畏之心。当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青春的航船必将在正确的航道上,乘风破浪,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136****08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