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真题感知(2024·山西中考)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A.国家统一的条件 B.政治制度的创新C.商业发展的水平 D.财政经济的状况
课标考情1.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2.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课标考情近五年考情年份类型考点分值2020年活动与探究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4分2021年单项选择唐太宗和“贞观之治”2分2022年单项选择唐朝民族和睦2分2023年2024年单项选择三省六部制2分
问题导向问题导向1.隋朝时期我国古代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是什么?它开通于哪一皇帝时期?2.科举制创立于何时哪一个皇帝时期?其选官标准相对于以前朝代有何变化?有何意义?3.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对唐朝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一句话概况她的统治对唐朝的影响。5.唐朝前期盛唐气象的表现有哪些?当时国际性大都市是哪里?城市布局有何特点?6.简述隋朝灭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7.简述唐朝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唐朝文学艺术有哪些典型人物?9.简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什么?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什么局面?指出其实质
论从史出(1)大运河的修建体现了什么理念?(2)分析大运河开通的价值。(3)特点: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衔接;贯通南北,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利用自然条件,因势利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于国家政治中心和巩固国家统一;充分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论从史出材料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何怀宏《选举社会》根据材料,指出寒门子弟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变化趋势:自隋朝开始入仕寒门子弟比例不断上升。(2分)主要原因: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唯才是举的科举制,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并被唐朝和北宋沿用和大力发展。(2分)
论从史出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朝明清分科考试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增加科举考试人数、科目殿试武举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八股取士1905年科举制废除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朝:发展明清僵化、直至废除以积极影响为主以消极影响为主科举取士制度—演变
论从史出科举取士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1世卿世禄制夏商周3察举制征辟制汉朝5科举制隋唐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2军功爵制战国6明清八股取士范围:以世家贵族为主——平民标准:门第家世——才能学识方式:推举——公开考试趋向:制度化、公平、公正演变特点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2024·安徽·中考真题)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A.科举取士制度?????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镇割据现象 D.重文轻武政策
论从史出唐太宗言论①“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②“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治国①“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②“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③“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用人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②“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纳谏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民族关系
论从史出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设问:根据材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单元 走向近代+课件+陕西中考历史复习.pptx
-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东中考历史复习.pptx
- 江苏南京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pptx
-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扩展+课件+山东枣庄中考历史二轮复习.pptx
-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课件 中考历史复习.pptx
- 第六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课件+安徽九年级历史复习.pptx
-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安徽九年级中考复习.pptx
- 四川中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与中考立足点分析+课件.pptx
- 第七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安徽九年级历史复习.pptx
- 第四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件+广东中山中考历史复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