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既“知止”,也“知进”》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既“知止”,也“知进”
①古人言:“毋为私欲蔽。”体面的工作、广阔的前景、美好的生活……人生在世,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适度的欲望催人奋进,但过度的欲望,则会让人深受其苦。
②一个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欲望,在诱惑面前多一些定力,对物质名利多一些淡然,摒除不当不义之欲,考验着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彰显着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在浙江绍兴周恩来纪念馆里,悬挂着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一家训深深影响着周恩来,也引人追忆一代伟人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和价值追求。其实,“无求”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警戒私欲膨胀一发不可收拾,告诫世人摆脱内心的名利羁绊。
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弱水三千,取饮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人的物质需要总是有限的。已经拥有还不满足,明知烫手还要伸手,贪婪无度的心理最容易酿成恶果。如果没有“知足”的智慧,缺少“知止”的境界,就极易乱了分寸、迷了心智。一些人走上不归路的重要原因就是不知足,正所谓“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④远离欲望的羁绊,关键是守住初心,涵养淡泊名利的心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关于修身处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淡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人们要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⑤“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所撰的自勉联。在物质待遇上懂得“知足”,养成俭朴之风,在人格修养上“知不足”,增强律己修身的紧迫感;在有利于人的事情上,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涉及个人名誉、地位、利益的事情上,看得淡、放得下。在欲望前“知止”,在做事上“知进”,才能拥有高尚、充实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26日,有改动)
2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本开篇从欲望写起,但没有否定欲望,认为适度的欲望催人奋进。
B.人的物质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在超出需求的部分还不满足,容易结成恶果。
C.只要守住初心,涵养淡泊名利的心态,就能远离欲望的羁绊,杜绝欲望。
D.文本认为在物质待遇上懂得知足,在人格修养上要不知足。
23.选文第②段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来进行论证,思路明晰。如果在班会上就第③段中的观点进行讨论,请你仿照第②段论证思路,写出你的说理步骤。(3分)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24.你认为中学生如何做到“知止”与“知进”?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22.C
23.步骤一:提出观点(分论点)——“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引用材料作观点);步骤二:从反面举例论证;步骤三:道理论证(总结),强化观点。
24.示例:我认为中学生既要在求知做人上“知进”,又要在个人的怠惰上“知止”。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也有追求独立和理想人格的欲望,对于这种欲望不必刻意压制,反而要在实践中求进;中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怠惰的情绪,为外界诸多诱惑所迷惑,此时应当学会知止。
【解析】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只要……就……”表达了一种绝对的、必然的联系,但实际上,原文第④段提到“远离欲望的羁绊,关键是守住初心,涵养淡泊名利的心态”,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完全杜绝欲望。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人需要控制欲望,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它。原文中的观点更倾向于通过涵养淡泊名利的心态来控制欲望,而不是完全杜绝欲望;故选C。
2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结合③段中“‘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可知,首先提出分论点——“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结合“人的物质需要总是有限的。已经拥有还不满足,明知烫手还要伸手,贪婪无度的心理最容易酿成恶果”可知,作者从反面进行论证,指出如果没有“知足”的智慧和“知止”的境界,人们就容易迷失心智,乱了分寸。这进一步强调了“知足”和“知止”的重要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试题 化学(A) Word版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校际联考试题 化学(B) Word版含答案.docx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答案及音频).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寂静之音》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加强人工智能治理世界必须携手面对》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游沙湖》《惠州一绝》《减字木兰花立春》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叫卖:一座城市的温情微吟》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揭开大熊猫“变色”之谜》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节水护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戒躁求静》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敬畏一棵树》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