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下第一单元第2课年教师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___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文体知识。

2、通过课下注释疏通第一、二段文意并概括段落大意。

3、背诵一二段。

【学习重难点】

疏通第一、二段文意,解读第二段的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了解左丘明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氏,名,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师尚父姜子牙二十一世孙,鲁国太史丘成之子。

继承父位,担任鲁国太史,推荐孔子位国相,撰写《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和《国语》,生动记录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事,详细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和开山鼻祖,尊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姜,左,明,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2、了解左丘明的思想主张

左丘明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造福人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君子”必须遵行的规范;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礼和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一思考问题就要想到礼,一做事就要考虑到义,不为利而丧失意志,不为义而感到内疚。体现礼的众多礼节也要和义结合,对失礼行为持坚决批评的态度。

3、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补充: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背景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初读感悟(自读全文)

1、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

为(wéi)晋军赐若不阙(quē)秦杞(qí)子逢(páng)孙不知(zhì)

2、解题

①烛之武,郑国的大夫。

②“之”介于姓和名之间的语助词。

③退:使……撤退。

④秦师:秦军

三、文本研究(朗读一、二段)

【思考1】鉴赏第一段

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

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不专心,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活动2:解读内容

1.试概括这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作者开头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思考2】鉴赏第二段

活动1:解释词语,疏通文意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派遣)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公从之。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也。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活动2:小组讨论,解读内容

1.试概括本段内容

明确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2.烛之武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答应?

明确烛之武,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晋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推荐时,已经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佝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分析本段三个人物的形象。

明确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