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内衬总成技术条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轿车顶盖内衬总成技术条件

JT1-5700-09-7

共8页

XXX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4月25日

前言

本规范确定了汽车顶盖内衬的产品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目的是规范产品开发,提升产品质量。

本技术条件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技术条件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更改记录

标记

处数

通知书号

签字

日期

200X-XX-XX

JT1-5700-09-7

PAGE8

顶盖内衬总成技术条件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顶盖内衬总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XXX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轿车的顶盖内衬总成。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2970胶粘剂180o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ISO6452橡胶、塑料、人造革——汽车内饰材料雾化特性的测定

SAEJ365装饰材料耐擦毛性试验方法

SAEJ948汽车用织物、PVC面料和皮革耐磨损性试验方法

SAEJ2412汽车内饰零件加速光照老化:可控辐照度氙灯

XXX技术规范SJ-NW-3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测试汽车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

XXX技术规范SJ-NW-38:《汽车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化合物采样技术规范》

XXX技术规范SJ-NW-39:《车内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分析技术规范》

XXX技术规范SJ-NW-51:《XXX车内零部件散发性有害物质技术要求》

要求

顶盖内衬总成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外观

表面颜色应均匀且无污痕,不允许有杂色,面料的样式和表面质量必须与主机厂所选的标准样品一致,与标准面料的色差ΔE1。

顶盖内衬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无分层、无折皱,孔边切口整齐,外包边处平整、均匀、无折皱,不能有毛边存在,对于基材为玻璃纤维增强PU泡沫的结构,不得有玻璃纤维露出。

性能

序号

性能项目

性能标准

试验方法

3.2.1

车内有机挥发物

满足SJ-NW-51《XXX车内零部件挥发性有害物质技术要求》

4.1

3.2

燃烧特性

燃烧速度≤100mm/min

4.2

3.2

尺寸稳定性

尺寸变化率在±0.5%之间,表层材料不得与基体发生脱离。

4.3

3.2

弯曲强力

横向弯曲强力≥10N

4.4

3.2

180o剥离强度

初始状态

表层材料与基材的剥离强度≥6N/5cm

4.5

经高温环境放置后

经低温环境放置后

经高温潮湿环境放置后

经高低温循环后

3.2

抗压及回弹性

样品应在压力释放后5分钟内恢复原样

4.6

3.2

耐热老化性

试验后样品与实验前相比,色差达到灰色样卡4级以上。同时表面上不得存在任何污点或颜色不均匀的现象

4.7

3.2

耐磨性

150个循环的实验后,表面不得有严重磨损,产品的耐磨性应与材料部门批准的标准样品的耐磨性相当

4.8

3.2

抗擦毛性(经针对面料为织物的情况)

25次循环的实验后,表面不得有严重发毛现象。产品的抗擦毛性应与材料部门批准的标准样品的抗擦毛性相当

4.9

3.2

耐水污染性

实验后表面无污点残留

4.10

3.2

洗涤性

实验后,经清洗的区域与未污染区域之间的色差3级以上,表面材料不得从基材上脱离

4.11

3.2

抗霉菌性

实验后,样品应无霉变现象,无刺激性气味

4.12

3.2

雾化特性

冷凝物重量≤2mg

4.13

3.2

耐光照色牢度

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样品色差达灰色样卡4级以上

4.14

3.2

耐磨色牢度

干态: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样品色差达灰色样卡4级以上。

湿态: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样品色差达灰色样卡4级以上。

4.15

3.2

导热系数

0.030—0.045W/m﹒k

4.16

3.2

安装状态下的高低温循环实验

产品下垂量≤13mm;

周边间隙变化量≤3.5mm;

顶盖内衬不得出现分层现象或其他明显的外观缺陷。

4.17

3.2

整车自然曝晒试验

整车在海南曝晒试验场进行1年的试验,与试验前相比色差达到灰标4级以上。

整车在海南曝晒试验场进行2年的试验,与试验前相比色差达到灰标3-4级以上。

试验过程中,产品不得出现分层现象以及其他明显的外观缺陷,顶盖内衬下垂量≤13mm。

4.18

备注:第3.2.18试验主要验证产品的耐光照、耐高温、耐热老化性,开发初期产品判断标准应根据相关实验室试验结果(即3.2.14,3.2.7,3.2.17)进行,等整车自然曝晒试验结果出来后作为最终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