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最后1次讲演》教案新人教部编版 .pdf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最后1次讲演》教案新人教部编版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最后1次讲演》教案新人教部编版--第1页

13《最后一次讲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清楚,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

崇高品格.

2.在朗读中体会本文演讲语言犀利有力的语体特色.

3.在赏析中体会比照,反问,反复,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

2.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将本文慷慨昻的朗读出来,表现出本演讲词的语体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忆往昔,巧引入:

抗日战争在1945取得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筹划反共

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

的反对,“反内战、反专制〞的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却冒天下之

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

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

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分

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及,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众人忍无

可忍,当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

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课题:最后一次讲演〕

(二)说事迹,悼英烈.

1.介绍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身于“世家望族,书香门

第〞.五四运动时参加学生运动,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后研究文学,历任青岛大学,清

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最后1次讲演》教案新人教部编版--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最后1次讲演》教案新人教部编版--第2页

参加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

《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2.介绍李公朴先生:

李公朴,江苏人.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

“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

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

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

致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

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3.观看两个短视频:进一步直观了解两人的气节和为人.

〔三〕大声读,出气势.

1.模仿视频中闻一多先生的演讲特点,大声朗读这篇演讲词,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四人小组进行朗读,推荐读得最好的一人全班一齐听.

3.个别读,并进行品析.

文档评论(0)

166****1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