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pdf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什么是中风?

中风病,是以猝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斜、半身不遂、语

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突发口舌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种病证。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见症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

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多属气血逆乱,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

“内风”。与中风病记载类似的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把

有半身不遂表现者称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

把中风突发昏迷称为“大厥”、“薄厥”、“击仆”。东汉张仲景首

提“中风”之名,但其含义却有邪在经、在络、在腑、在脏的不同。

单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称为中风,又叫“口僻”,实属另

一类疾病。历代文献中还有“真中风”、“类中风”、“卒中”、

“风痱”、“风痹”等病名,其内涵与中风病有相同者,也有相异的。

为规范中医病名,现今大多数专家趋向于统称“中风病”,不包括伤

寒论桂

枝汤证之“中风”和属于西医面神经麻痹的“口僻”。西医的脑

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均按中风病论治。

由于此病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病因繁多,

病机复杂,辨证类型多,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后遗症多,康复较为

困难,在古代即被列为风、痨、鼓、膈四大内科病证之首,故属于疑

难病。

西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非外伤性局部脑供血障碍引

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分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约占50%;脑栓塞,

约占7%)和出血性(脑出血,约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5%)

两大类,与中医的中风病临床特征极为相似。故中西医可互相联系和

参考。但西医学之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癔病性瘫痪等疾病,

虽也有突发瘫痪或口舌斜等症状,但没有半身不遂之主症,故不属

于中风病范畴。

[病因]

中风病之发生虽较突然,但其形成却有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程。

医家将其病因主要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由于养生不

慎,正气渐亏,心、肝、肾等内脏阴阳失调,精、气、神日渐不足,

加之情志抑郁或亢奋、嗜酒过度、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气候变化剧

烈等作为诱因,致气虚精亏,气滞血瘀,筋脉肌肉失养,或肝肾不足,

肝阳暴张,血随气逆,夹痰夹火,上闭清窍,横窜经隧,气血逆乱,

病发于一旦,遂成本病。

1.阴精日亏,积损正衰

由于年老体弱,肝肾渐虚,肾精日耗,不能制阳,致肝阳偏亢;

或长期劳倦过度,气血日亏,元气不足;或房室过度,阴精暗耗,使

阴精亏于下,肝阳

鸱张,阳亢风动,虚阳上越,气血上逆于脑,脑脉破裂,血液离

经,故突然昏仆,中风偏瘫。此即《景岳全书》所说之“卒倒多由昏

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然”。脑溢血多属此病机。

2.阳气虚衰,气虚血瘀

由于平素养慎失宜,阳气日衰,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运日渐不

利,不能畅达于脑,致使脑脉阻滞,髓海少气缺血,神机失运,四肢

百骸失荣,轻则肢麻语謇,重则偏枯失语。此即王清任所说“中风半

身不遂,偏身麻木”,属“气虚血瘀”所致。许多脑血栓形成多属此

病机。

3.饮食不节,痰阻脉络

平素嗜酒和过食肥甘,加之安逸过度,缺乏锻炼,日久形盛气弱,

湿重体丰。由于中气亏虚,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瘀日久,化热阻

滞经络,上蒙清

窍;或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内生痰浊,或肝火素旺,

炼津成痰,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致使突然昏仆,僻不

遂,此即们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之“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神识不

清”。此多为中风兼夹证之因素。

4.五志过极,心火暴盛

素体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复因情志所伤,肝阳暴动,引动心火,

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气血上逆,心神昏冒:或七情过极,致气血顷

刻逆乱上涌,闭塞清窍。此即刘完素所说:“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

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多因喜怒思悲恐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

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此多为中风病之诱因。

5.诸因成瘀,阻闭脑窍

各种原因形成的瘀血阻闭脑窍,气血不荣,清窍失养。如暴怒血

菀于上,或脑脉因脆而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