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仲景乃其字,南郡涅阳(今河
南省南阳市)人。青年时期曾跟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由于刻苦学习,医术
远远超过其师,成为汉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史
书无传,据唐朝甘伯宗《名医传》记载,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故又有“张长沙”之称。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灾害连绵,疫病流行。“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张仲景家族原有二百多人,但
从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后,不到十年时间,就有三分之二
的人员因疾病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约有十分之七。面对这一
残酷事实。张仲景发愤钻研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
究《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
《药录》、《平脉辨证》等医书,收集当时医家及劳动人民长期
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合他本人的体会,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这部著名医著。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由于灾荒战乱,以致散佚不全。至
魏晋,由太医令王叔和将该书中伤寒部分收集、整理、撰次,名
为《伤寒论》。宋朝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
方》三卷。后由宋朝林亿等人将杂病等内容校正、整理为《金匮
要略方论》,简称《金匮方论》或《金匮要略》。因而《伤寒杂
病论》就成为了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目前通行的有两种版本,一是
由宋朝林亿校正的“宋版本”;一是由金·成无己注释的《注解
伤寒论》,简称“成注本”。此外,还有《金匮玉函经》,以及
流传日本的《康治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等。
《伤寒论》中的《辨脉法》、《平脉法》篇详细论述了脉法;
《伤寒例》篇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及分类;《痉湿暍》
篇论述了痉、湿、暍病证的内容;从《太阳病》篇至《厥阴病》
篇,运用六经病分证的方法,对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由寒化热、或由实转虚,这一邪正斗争、阴阳消长过程中所产生
的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提出了一系列辨证方法、
治疗方法及众多的方剂。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
《霍乱病》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以及根据治法归纳的
相关条文等内容。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
本理论,创造性地把外感热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及发展演变过
程,加以归纳总结,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作为辨
证的纲领,为中医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
《金匮要略》三卷,二十五篇。目前的通行版本主要是宋朝
林亿等校正的《金匮要略方论》,也称“宋版本”。
《金匮要略》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脏腑
经络先后病》篇是全书的总论,阐述了治未病思想、中医病因学
说,及诊治疾病的整体观念等;从《痉湿暍病》篇至《呕吐哕下
利病》篇,论述了内科方面的病证,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以
上,是《金匮要略》中的主要内容。涉及的病证有痉、湿、暍、
百合病、孤惑病、阴阳毒、疟疾、中风、历节病、血痹、虚劳、
肺痿、肺痈、咳嗽、奔豚气、胸痹、心痛、腹满、寒疝、宿食、
痰饮、消渴、水气病、黄疸、惊悸、吐衄、下血、瘀血、呕吐、
哕、下利等。《妇人病》有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及杂病。
此外,还有外科等病证及杂疗方、禽兽鱼虫禁忌、果实菜谷禁忌
等内容。
《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阴阳、脏腑、经络等
理论,以病证分篇,进辨证论治。在病因方面,提出了三因致病
说,强调治未病与预防思想。在诊断、治疗方面,提出入不少有
效的方法和宝贵的经验。因而是论述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为主的古
典医著。
《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的基本理论,总结
了秦汉时期人民群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以六经辨证的
原则论治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的原则论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
法则,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尊为“经典著
作”。
《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法则,概括了中医望、闻、问、
切的四诊方法,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
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八法。并溶理、法、方、
药于一体,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是
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精髓。
《伤寒杂病论》还为临床医学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伤寒论》除佚失外载方112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
去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CEPPC 23—2024(发电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方法).pdf
- 新解读《GB 10493-2018铁路站内道口信号设备技术条件》.docx VIP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T/CFLP 0027-2020.pdf VIP
- 基孔肯雅热科普核心信息课件.pptx VIP
- 15MR201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 .docx VIP
- ISO17025:2017实验室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工作指引.doc VIP
- 2025年gsp各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清洁剂职业危害告知卡.doc
- 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讲义.ppt
- 2025年陕西、山西、青海、宁夏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