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仲景乃其字,南郡涅阳(今河

南省南阳市)人。青年时期曾跟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由于刻苦学习,医术

远远超过其师,成为汉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史

书无传,据唐朝甘伯宗《名医传》记载,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故又有“张长沙”之称。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灾害连绵,疫病流行。“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张仲景家族原有二百多人,但

从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后,不到十年时间,就有三分之二

的人员因疾病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约有十分之七。面对这一

残酷事实。张仲景发愤钻研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

究《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

《药录》、《平脉辨证》等医书,收集当时医家及劳动人民长期

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合他本人的体会,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这部著名医著。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由于灾荒战乱,以致散佚不全。至

魏晋,由太医令王叔和将该书中伤寒部分收集、整理、撰次,名

为《伤寒论》。宋朝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

方》三卷。后由宋朝林亿等人将杂病等内容校正、整理为《金匮

要略方论》,简称《金匮方论》或《金匮要略》。因而《伤寒杂

病论》就成为了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目前通行的有两种版本,一是

由宋朝林亿校正的“宋版本”;一是由金·成无己注释的《注解

伤寒论》,简称“成注本”。此外,还有《金匮玉函经》,以及

流传日本的《康治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等。

《伤寒论》中的《辨脉法》、《平脉法》篇详细论述了脉法;

《伤寒例》篇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及分类;《痉湿暍》

篇论述了痉、湿、暍病证的内容;从《太阳病》篇至《厥阴病》

篇,运用六经病分证的方法,对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由寒化热、或由实转虚,这一邪正斗争、阴阳消长过程中所产生

的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提出了一系列辨证方法、

治疗方法及众多的方剂。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

《霍乱病》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以及根据治法归纳的

相关条文等内容。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

本理论,创造性地把外感热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及发展演变过

程,加以归纳总结,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作为辨

证的纲领,为中医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

《金匮要略》三卷,二十五篇。目前的通行版本主要是宋朝

林亿等校正的《金匮要略方论》,也称“宋版本”。

《金匮要略》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脏腑

经络先后病》篇是全书的总论,阐述了治未病思想、中医病因学

说,及诊治疾病的整体观念等;从《痉湿暍病》篇至《呕吐哕下

利病》篇,论述了内科方面的病证,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以

上,是《金匮要略》中的主要内容。涉及的病证有痉、湿、暍、

百合病、孤惑病、阴阳毒、疟疾、中风、历节病、血痹、虚劳、

肺痿、肺痈、咳嗽、奔豚气、胸痹、心痛、腹满、寒疝、宿食、

痰饮、消渴、水气病、黄疸、惊悸、吐衄、下血、瘀血、呕吐、

哕、下利等。《妇人病》有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及杂病。

此外,还有外科等病证及杂疗方、禽兽鱼虫禁忌、果实菜谷禁忌

等内容。

《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阴阳、脏腑、经络等

理论,以病证分篇,进辨证论治。在病因方面,提出了三因致病

说,强调治未病与预防思想。在诊断、治疗方面,提出入不少有

效的方法和宝贵的经验。因而是论述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为主的古

典医著。

《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等古医籍的基本理论,总结

了秦汉时期人民群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以六经辨证的

原则论治外感热病,以脏腑辨证的原则论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

法则,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尊为“经典著

作”。

《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法则,概括了中医望、闻、问、

切的四诊方法,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

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八法。并溶理、法、方、

药于一体,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是

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精髓。

《伤寒杂病论》还为临床医学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伤寒论》除佚失外载方112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

去重

文档评论(0)

189****31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