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
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裁缝慢条斯理,
顾客急于求成,故事结局很有意思,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方帽子店》,人
们在为方帽子店主人固执、愚蠢感到好笑的同时,不由思考“那些不舒服的方帽
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漏》和《枣核》是两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幽
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枣核》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孩
子,机智勇敢地帮助老百姓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教材第一学段已
经作过借助图片、根据提示等讲故事的练习,主要体现在个别课文的课后练习题
中。把”复述”作为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集中学习,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它指向
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
的过程。与第一学段的课文相比,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故事内容丰富。
为了帮助学生复述故事,4篇课文在课后练习或学习提示中,都明确了“复述”
这一语文要素在本课具体落实的要求与方法。比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引导学生先借助表格,梳理顾客和裁缝在几天里的不同要求和表现,再有序地复
述故事;《漏》则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图片和文字提示,记住故事主要内容,避免
复述时遗漏重要情节。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引导学生在
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
话故事”。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安排过习作“我来编童话”,要求学生编
写一个故事要素齐全的童话故事,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三年级下
册第五单元又安排了习作”奇妙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此基础上,本
单元继续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编出一个内容完整、情节有趣的故事,
想象当某一动物一旦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特征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生
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对复述故事逐步严格要求,逐层递
进的写作课程安排,都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开展本单元的教学,要处理好阅读理解与复述的关系。复述本身就是
一种很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时应避免对课文面面俱到、琐碎分析,要引导
学生重点关注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以及让人意想不到的内容,体会故事的“有
趣”,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怎样复述故事。另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机
整合比如,语文园地中“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这个学习内容,
就可以与复述故事整合,提前教学,为复述故事打下基础。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也
可以和习作内容结合,学生可以把自己写的想象习作,作为“趣味故事”讲给
大家听。
《漏》这篇课文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
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民间故事,
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主题的类
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
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故事对人、事物、景物的个性化描写较
为缺乏,叙事手法较为粗疏,但这点从另一角度看就是质朴简约,与民众的审美
趣味相契合,而且叙述粗疏的不足为情节的强烈趣味性所弥补,使故事成为现代
民间叙事文体中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
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贴近生活,故事的内容立足于现实生活:泛指性,一般指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类型化,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
民间故事的表现形式有幻想故事,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动
物故事,以动物为主人公,故事里的动物常被拟人化;世俗故事,生活故事取材
于现实生活而加以虚构,亦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是广大
人民创作的包含有明显教训意义的口头散文故事;民间笑话。
一年级时学过一篇民间故事《咕咚》,二年级学过外国的民间故事《狐狸分
奶酪》,大家也对民间故事有了初步的理解。本文的民间故事围绕“漏”展开,
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
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漏》的趣味性、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故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