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LT

波潋滟相映,最能表现江南水乡的景致。“溪弯柳间栽桃”,西堤以柳

树、桃树间植而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表现出宛若江南水乡的神韵,

形成一线桃红柳绿的景色。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

花卉,乐寿堂周围大片丛植玉兰,曾被誉为“香雪海”名闻京城。殿

堂庭院则以松柏行植,间以花卉,缀以山石。颐和园植物景观可以概

括为: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大量植物材料的应用突出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之美,提升了颐和园这

座皇家园林的艺术价值。

1.2颐和园植被现状

从1949年建国后至今,颐和园在原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又进行

了几次大规模的绿化恢复和改造,尽力恢复清漪园时的植物群落景

观,并引进、培育新的植物品种,形成颐和园现在的植物群落布局,

即:万寿山的前山种植以柏树为主,间植松树为主;后山以松树为主,

辅以柏树,间植枫,槲,栾,槐,桃,杏等落叶树和花灌木。现查得

颐和园现存植物有3门83科216属300余种。

2颐和园植物造景的特点

颐和园主要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

宏伟。全园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以

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

节的地方。生活居住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为主体,是慈禧、

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

后湖为主,是全园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各个区域的植物配置各有特

色,现分成建筑周围、前山前湖区、后山后湖区三个部分分别说明。

2.1建筑周围的植物景观

颐和园的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两处,一处是位于东宫门一带的以仁

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和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

居住区;另一处是位于万寿山南侧中轴线上的以排云殿、德辉殿和佛

香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和位于北侧中轴线上的须弥灵境建筑群。颐和园

是一座皇家园林,因此象征长寿永固的油松、白皮松、桧柏,侧柏等

常绿树种在建筑周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仁寿堂前对植侧柏,在

乐寿堂,玉澜堂前也分别有翠柏,桧柏和白皮松对植。在常绿树的基

调形成之后,各院落还根据各自的特点选用了不同的乔木和花灌木,

例如在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前两旁各种植三棵重瓣粉海棠,三棵玉兰,

取“玉堂富贵”之意;在宜芸馆前对植了两棵梧桐,暗喻“凤栖梧桐”

的思想等。

除了这两大建筑群外,颐和园的长廊也是一大主要看点。长廊两

侧的植物配置以柏为主,在两旁分别沿廊种植三排柏树。蜿蜒的长廊

镶嵌在绿色的海洋中,更加突显了廊本身的精巧和秀丽。

昆明湖沿岸的建筑前的植物大多配置工整,多用对植或列植的方

式。这些落叶乔木和花灌木大量使用,大大丰富了建筑立面的景观。

2.2前山前湖区的植物景观

万寿山的前山以体现旷远开阔的景观为目的,它的植物景观着重

突出气势与神韵。作为颐和园景观布局的重点,万寿山以常青的松柏

统一了整个山体,不但取“长寿永固、高风亮节”的喻意,而且在色

彩对比关系上也颇具科学性,古松柏暗绿的色调在亮度上处于中性偏

暗的层面,对人体刺激极小,具有阴柔温顺的性格美,与烟霞雾霭中

的山峦呈明暗虚实的对比,增加了景深,丰富了画面的层次。

在青松翠柏形成的绿色的海洋中也掩映着其他一些落叶树种,象

槐、桑、楸树、元宝枫、栾树、紫薇、丁香、连翘、榆叶梅、金银木

等。这些植物的点缀,使颐和园的前山增添了季相变化的美,也为整

座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灵气。在颐和园的前山,还分布着一些盆栽和地

栽的珍贵园林植物。这种植物应用方式从清代建园开始一直被延续下

来,反映了清代较高的园艺水平。

昆明湖是颐和园面积最大的一块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昆

明湖中,有景色秀丽的知春亭,有气势雄伟的十七孔桥连接着南湖岛

和东堤的廓如亭,更有如玉带般漂浮在湖面上的西堤。向西望去,绵

延的玉泉山和矗立山顶的玉峰塔把游人的视线延伸得无限辽远,这便

是中国园林传统造园艺术手法之一的借景。

在立意上,知春亭是以春景为主,表达冰雪消融之后,春归大地

之意,要求最先感受春意,最先传达春的信息。因此,在植物造景上

以最能体现春天到来的柳为主,沿岛种植旱柳、绦柳十余株,桥头点

缀三五株碧桃,岸旁自然散落几组山石,再配一丛紫藤,植物种类简

洁精要,很好的表达出了“知春”的主题。

南湖岛是昆明湖三大岛之一,也是颐和园主要观景点之一。岛上

植物配置以常绿树种为主,林中夹杂山桃、合欢、小叶朴、丁香、地

锦等花木。远远望去,南湖岛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文档评论(0)

199****2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