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ppt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学们,当我们踏上历史的征途,回望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有一首诗,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思乡的深情。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去感受诗人在战乱中的家国情怀,体会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思乡之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难点);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因做过嘉州都督,故后人称“岑嘉州”。唐代边塞诗人中最卓越的代表。;岑参出生于官僚家庭,幼年丧父,砥砺苦学,遍读经史。

20岁献书天子,希以此获取官位而未能如愿。

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僚佐,后在天宝末年赴北庭,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其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东归,经杜甫等举荐为右补阙。

大历元年(766年)入蜀,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僚属,后任嘉州刺史。

大历三年(768年)罢官,东归受阻,寓居于蜀。

大历四年(769年)岁末,卒于成都。;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因史书载时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他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安史之乱”事件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的奇特风景、反映戍边将士生活。

(2)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壮志难酬的愤懑。

(3)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4)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高岑诗派,唐代诗歌流派,又称“高岑边塞诗派”或“盛唐边塞诗派”。

按学术界对“高岑边塞诗派”的理解,此派是指以高适、岑参为主,包括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盛唐时期以写边塞题材而著称的一群诗人。

注:据孟二冬查证,“边塞派”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胡云翼所著的《唐代的战争文学》(1927年初版)一书中,是胡云翼于国难当头、民族危难之际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提出的。其时,“边塞派”指的是有唐一代描写战争与边塞的诗人。

之后,“边塞派”的内涵由大而小:全唐→盛唐→高、岑为主。久而久之,“盛唐边塞诗派”似乎已成为了高适、岑参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认为“边塞诗派”等同于“高岑诗派”。;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朝时期,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以及陈子昂等诗人进一步推动了边塞诗的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子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被合称为“四大边塞诗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可怜;劈头一个“强”“字表现了诗人因思念长安故园,以及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根本无心过节,透出些凄凉景况。;一个“遥”字渲染了诗人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一个“怜”字写出诗人对故园的眷恋。诗人通过想象故园菊花盛开的画面来表达乡愁。

“怜”的是“故园菊”,更是故园人,是在战争中饱受摧残的乡亲,诗中流露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深沉蕴藉。;扣住诗歌题目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1.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这首诗写了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来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