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人,只要经历了世事,就不可能没有愁绪。在我们刚刚学过的唐诗中,就有李白寄托与明月的“愁心”;有韦应物因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淡淡的忧伤;更有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极度苦闷——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另一类愁绪——亡国之愁。
相见欢朱敦儒
作者介绍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作者介绍
背景介绍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相见欢》写的就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相见欢》为词牌名。
听读全文相见欢朱敦dūn儒金陵∕城上∕西楼,倚yǐ∕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zān缨yīng∕散sàn,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理解文意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译文:我登上金陵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垂地下奔流而去。古城名,今江苏南京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指黄昏时分
精读上阕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上阕写景,点明登楼所见。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景象:清秋时节,登上金陵城西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精读上阕读上阕,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清冷萧条的感伤意境。抒发了诗人因山河残破、国破家亡的悲凉抑郁心情。
精读上阕读上阕“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你怎么理解?这里用了象征的手法。“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象征着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精读上阕赏析上阕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这样写一是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精读上阕请从景中藏情的角度鉴赏这首词的上阙。上阙写景,但景中藏情。千里清秋,夕阳垂地,万里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出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
理解文意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译文:金人侵占中原,中原大乱达官显贵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将我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指(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收复国土指请人代自己做今江苏扬州,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精读下阕读“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谈谈你的理解。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同时也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的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的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精读下阕读“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精读下阕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精读下阕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前面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恢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后面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整体归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整体归纳词中哪个字最能传达情感?悲
整体归纳你认为导致词人“悲”的原因是什么?(请从词中找出来)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熟读成诵请代入朱敦儒的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全词。相见欢朱敦dū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pptx
-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无脊椎动物》(第2课时)课件.pptx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 SectionA1a-1c课件.pptx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7 SectionA(1a-1c).课件.pptx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7 SectionA (3a-3c)课件.pptx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7 SectionA (2a-2d)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