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题目版).docx

复旦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题目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应用23分

1.课内外名句填空

(1)第一单元选入《论语·先进》中的一节,编者加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公西华侍坐”。

(2)《论语·先进》中,公西华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桓晋文之事》指出了士人不同于民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民的表现与此相反。

(4)《齐桓晋文之事》指出明君应该让百姓能养活父母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不管年成如何都能满足基本的生存所需。

(5)《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指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有“不王”的情况。

(6)只合把清浊分辨,______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7)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孤苦漂泊的状态。

(8)【皂罗袍】这支曲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花开却乏人欣赏的情景。(汤显祖《牡丹亭·游园惊梦》)

2.根据平日积累填空。

(1)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__________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__________为划分依据的国别体,《史记》“以人系事”,被称为__________体。

(2)南宋时期,__________(填入名)将《孟子》列于《论语》之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四书”,作为学子的必修课本,孟子因此逐渐上升到“__________”的地位。

(3)元杂剧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称为__________;元杂剧中的女主角称为__________。

(4)曹禺原名__________,代表剧作有《雷雨》、《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加点字解释。

(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2)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3)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项羽本纪》)

(4)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

(5)行有不慊于心(《孟子·公孙丑上》)

4.翻译下列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2)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李将军列传》)

(3)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二、阅读57分

(一)(11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ChatGPT:令人恐惧的他者,还是观照人类的镜子?

刘亚光

①人工智能进化得越来越快,未来会取代人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ChatGPT热”?我们是否能够不简单而笼统地将它看作一个值得恐惧的他者?

②对ChatGPT的焦虑甚至有时候掩盖了它为人类带来的诸多可能性。在人们杞人忧天一般地想象各种“银翼杀手”一般的未来世界时,人们提起ChatGPT与人类相互协作的可能,就显得有些保守和谨慎。比如,学者们不必担心ChatGPT会“代替”人类作者,我们可以期待它成为撰写论文初级阶段的帮手,辅助整理资料和数据。还有文章提出了一些ChatGPT可能带来的更深刻的变化:它有望帮助人类重寻“对话文化”的价值。

③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对技术的恐慌人们从来不陌生,它出现在每个新技术崛起的关头。剑桥大学的学者艾米·奥本在一篇论文中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作技术恐慌的“西西弗斯循环”。从电视、智能手机会“毁掉下一代”的娱乐方式,到“人工智能/元宇宙会颠覆人类社会”的高科技形式,技术焦虑不仅如潮起潮落一般反复出现,而且人们提出的问题甚至都大同小异,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一样。

④奥本认为一些结构性的因素让我们成为了技术焦虑循环中的这个西西弗斯。社会机构偏爱于制造一种“技术乌托邦—反乌托邦”的话语,对某个尚未成形的新技术的走势提出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它会带来一个人类失去工作并且接受机器全面控制的社会,抑或是一个人类生产力高度解放的社交媒体在这种话语的诞生过程中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奥本指出,这么做的动因与“科技向政治外包”的趋势有关。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在有关“人工智能取代人”的讨论中,“弱者”是一个必须被标识的群体,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焦虑也很容易被具象化为一种“弱者被淘汰的焦虑”。而在当代,“关注弱者”不论是在民主政治的选举,还是在大公司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中一直都是一个加分项。在这个意义上,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必然制造出的“失势”群体就成为了政治和市场的一种另类话语资源,对人类未来的一种整体的“技术反乌托邦”判断也有了生长的土壤。

⑤除此之外,媒体对“新”的追逐也使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6****12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