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老子》四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

子》、《五干言》、《老子五干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了解《老子》

老子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以老庄为代表,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

老子思想的核心: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而教。

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此·老子的思想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

去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百·《老子》之书,上可以明道,中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

人。——魏源

介《道德经》简评

今留聖典五

对这三家(儒释道),我经常比喻:儒家像

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杂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具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们去不可。

——南怀瑾:《老子他说》

梳理文本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车轮中心的车毂中,正是因为有了车毂的中空,车轮的作用才得以发挥。揉和黏土做成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具的中空,器皿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开凿门窗以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内的中空,屋子才能发挥供人居住的作用。所以,“有”能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古代马车的各部分名称

文化常识

文本理解

问: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

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

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经典之用

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

示例—

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出空间,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学习与休息,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如果这样做,人很快就会崩溃。所以,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学习。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能好?

示例二

现在有些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在意有,去占有,去拥有,去享有,而恰恰忘记了无的作用。各种欲念把心都装满了,所以生活会很焦虑,很痛苦。人的一生不能一直都想有,还一定要有无。如果换个角度把心放空,去掉杂念私欲,做什么事情都刻意给自己的心灵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出无。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有形物质,人生会变得更轻松美好。

示例三

国画:虚实相生,无画处皆可成妙境

书法:密不透风,疏可跑马音乐: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学:海明威“冰山”理论

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疏通文意

....的人行走不稳,古今异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能建功人,人们

无功,目矜者不长。其在道也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