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功能:分泌激素,调节机体的发育生长和代谢活动;有特定靶器官和细胞,并有相应的受体。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理调节作用。;内容:
一.垂体腺瘤
二.甲状腺肿
三.甲状腺腺瘤
四.甲状腺腺癌;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
源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良性肿瘤鞍内最常见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10%,40~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
大体:直径由数mm~10cm,多在2cm内;境界清楚。有的可侵入周围组织,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可有灶性出血、坏死、囊性变、纤维化和钙化。?;;光镜:
1.瘤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有小的核仁,多数腺瘤由单一种细胞构成。
2.瘤细胞排列成片块、条索、巢状、腺样或乳头状。
3.瘤细胞巢之间为血管丰富的纤维间质。;分类:
过去分为:
①嫌色性细胞腺瘤(占2/3);
②嗜酸性细胞腺瘤;
③嗜碱性细胞腺瘤;
④混合细胞腺瘤。
目前根据免疫组化、电镜等将形态和功能特点结合分类为以下类型:
;1.催乳素细胞腺瘤(PRLcelladenoma):垂体腺瘤中最多的一种,占30%。瘤细胞胞浆中可见稀疏的小神经分泌颗粒,血中催乳素(PRL)水平增高,可出现溢乳-闭经综合征;PRL(+)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GHcelladenoma):瘤细胞浆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血中生长激素(GH)水平增高,可出现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亦可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低下;GH(+)?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celladenoma):瘤细胞ACTH(+)。部分病人出现Cushing综合征;
4.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gonadotrophcelladenoma):
瘤细胞同时产生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多数病人伴有性功能低下;FSH/LH(+)
5.促甲状腺细胞腺瘤(TSHcelladenoma)
少见,多在长期甲低的基础上发生,有些患者表现为甲亢,血促甲状腺素增高。腺瘤TSH(+)。;ACTH细胞腺瘤(ACTH阳性×200);;6.多种激素细胞腺瘤(plurihormonalcelladenoma):多数为GH细胞及PRL细胞混合腺瘤,瘤细胞染色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为多种激素过剩症状。血中两种或多种垂体激素水平升高。免疫组化:肿瘤有多种产生激素的细胞。
7.无功能性细胞腺瘤(nonfunctionalcelladenoma):
临床上无明显内分泌症状,血???激素水平无明显升高。免疫组化和电镜均显示无激素功能,故称为“无功能性细胞腺瘤”。;14;15;;;;;甲状腺;一、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diffusenontoxicgoiter)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多由缺碘使甲状素分泌不足,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也称单纯性甲状肿。本病多发于内陆山区及半山区,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
;病理变化?
发生、发展过程和病变特点,分三期:
1.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2.胶质贮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3.结节期(又称结节性甲状腺肿)
;1.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大体:弥漫性对称性中度增大,表面光滑,暗红色,质度稍硬,无结节。
;光镜:滤泡较小,内含胶质较少,滤泡上皮呈立方或低柱状,部分增生形成小假乳头,间质充血。;2.胶质贮积期又称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diffusecolloidgoiter):大体:弥漫性对称性显著增大,表面光滑。切面呈淡或棕褐色,半透明、冻胶状。无明显结节。
;光镜:滤泡扩大,含有浓厚的胶质。滤泡上皮呈扁平形,可形成假乳头,大滤泡间可见小滤泡。
;3.结节期又称结节性甲状腺肿:
大体:甲状腺不规则性肿大,切面显示许多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的境界清楚,但包膜不完整。甲状腺结节性增生继发性囊性变和出血。;;结节之间见纤维组织增生;充满没有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2.外界因子作用;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diffusetoxicgoiter)
指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约有1/3患者有眼球突出,故又称为突眼性甲状腺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和神经兴奋性升高,如心悸、多汗、烦热、脉搏快、手震颤、多食、消瘦、乏力、突眼等。
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6,以20~40岁最多见。?
?
;;;病理变化:
肉眼观:甲状腺弥漫对称增大,约为正常的2~4倍,表面光滑,较软,切面灰红呈分叶状,胶质少,如牛肉样。
;37;光镜:①滤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