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8.2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技术
8.2.1渗透技术
雨水渗透技术将雨水汇流,引入雨水渗透设施。雨水渗透设施分表面渗透和埋地渗透两大类。表面入渗设施
主要有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与绿色屋顶等;埋地渗透设施主要有渗井等。
1.透水铺装
1)一般要求
(2)透水路面自上而下宜设置透水面层、透水找平层和透水基层,透水找平层及透水基层渗透系数应大于面
层。
2)施工要求
(2)采用透水铺装时,铺装面层孔隙率不小于20%,透水基层孔隙率不小于30%。
(4)透水铺装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mm,为避免对地下构筑物造成渗水危害时,
应设置排水层,及时排除雨水。
2.下沉式绿地
1)一般要求
(1)典型的下沉式绿地结构为绿地高程低于路面高程,雨水口设在绿地内且低于路面高程、高于绿地高程。
(2)下沉式绿地施工:
②与路面、广场等硬化地面相连接的绿地,宜低于硬化地面100〜200mm。
③绿地内溢流口(雨水口)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50〜100mm,以确保暴雨时溢流排放。
④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在绿地低洼处设置出流口,通过出流管将雨水缓慢排放至下游排水管渠。
3.生物滞留带(略)
4.渗透塘(略)
雨水的储存与调节是海绵城市中的重要一环,在雨量集中时可调节峰值流量,在降水不足时储存收集的雨水
可以供给生活生产之用。
雨水储存与调节设施主要有湿塘、雨水湿地、渗透塘、调节塘、蓄水池、蓄水模块等。
8.2.2储存与调节技术
1.湿塘、雨水湿地
湿塘指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雨水同时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
1)—般要求
(1)湿塘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
2.蓄水池(略)
3.调节塘
调节塘也称干塘,以消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也可通
过合理设计使其具有渗透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
4.调节池
调节池主要用于消减下游雨水管渠峰值流量,减少下游雨水管渠断面,常用于雨水管渠中游,是解决下游现
状雨水管渠过水能力不足的有效办法,主要包括塑料模块调节池、管组式调节池和钢筋混凝土调节池等。
8.2.3转输技术
1.植草沟
植草沟可转输雨水,其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净化雨水径流,可用于衔接其
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2)植草沟总高度不宜大于600mm,上顶宽度应根据汇水面积确定,宜为600〜2400mm,底部宽度宜为300
〜1500mm。
(4)植草沟不宜作为泄洪通道。
2.渗透管渠
渗透管渠指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
8.2.4截污净化技术
1.植被缓冲带(略)
2.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略)
3.人工土壤渗滤(略)
第8章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小试牛刀
下列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渗透设施的有()。
A.渗透塘
B.下沉式绿地
C.生物滞留设施
D.调节塘
E.人工土壤渗透设施
答案:ABC
下列属于海绵城市建设转输设施的有()。
A.湿塘
B.雨水湿地
C.植草沟
D.渗透管渠
E.植被缓冲带
答案:CD
下列海绵城市设施中,以消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的是()。
A.蓄水池
B.调节塘
C.植草沟
D.调节池
答案:B
课堂总结(方丈心经)
8.1.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类型
1.渗透设施(潘老师口诀:生物下沉透水塘)
2.存储与调节设施(潘老师口诀:湿塘湿地调节蓄水)
3.转输设施(潘老师口诀:管渠植草)
4.截污净化设施(潘老师口诀:缓冲带弃土)
8.1.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选择
1.渗透设施的选择:渗透塘,汇水面积大于1公顷、地势较低的低洼地带
2.存储与调节的选择:雨水湿地,水体有自然净化需求的区域。蓄水池,雨水回用需求区域。调节池:城市
雨水管渠系统较难改造。
8.2.1渗透技术
埋地渗透设施主要有渗井
1.透水铺装:下部渗透系数大于上部,顶板覆土不小于600。
8.2.2储存与调节技术
3.调节塘:也称干塘,作用:以消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
4.调节池:消减下游雨水管渠峰值流量,减少下游雨水管渠断面。
8.2.3转输技术
1.植草沟:可转输雨水,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总高度不
宜大于600mm。不宜作为泄洪通道。
8.2.4截污净化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课件 15-第8、9章-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ppt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课件 16-第10-20章.ppt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1-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一).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2-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二).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3-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三).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4-第2章-城市桥梁工程(一).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5-第2章-城市桥梁工程(二).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6-第2章-城市桥梁工程(三).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7-第3章-城市隧道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一).docx
- 【市政实务】潘旭 冲刺串讲班教案 08-第3章-城市隧道工程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