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姜寨(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区)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早期聚落的房屋布局呈现出凝聚式和向心式的分布特征(如下图)。这反映了该时期()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B.社会组织较为紧密
C.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D.阶级对立较为普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姜寨仰韶文化早期聚落房屋布局呈现凝聚式和向心式分布特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组织比较严密,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管理机制来协调和组织人们的集体生活。各个房屋的居民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协作,共同维护聚落的稳定和发展,或许已经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结构,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以姜寨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早期聚落的特点,而非强调中华文明起源,排除A项;姜寨聚落虽然有较为复杂的布局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但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城市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较大的人口规模、明确的功能分区、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排水系统等)、较为复杂的行政管理体系等,排除C项;仰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现象。阶级对立现象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晚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为有关西周分封制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
典籍
相关记载
《祭公之顾命》
我亦上下辟于文武之受命,广戡方邦,丕惟周之旁,丕惟后稷之受命是永厚。惟我后嗣,方建宗子,丕惟周之厚屏。呜呼,天子,监于夏商之既败,丕则亡遗后,至于万亿年
《四告》
唯皇上帝命周文王据受殷命,烈祖武王大戡厥敌,今皇辟天子图厥万亿之无后嗣孙,乃建侯,设卫、甸、出分子
《系年》
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监督)殷之余民
A.说明追封古代帝王后裔构成分封制的主体 B.体现出分封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政治意义
C.表明西周意在消除天命神权对政治的影响 D.可佐证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周公推动实施,是周人吸取前朝教训的结果,以封建亲戚为具体方式实现地方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大的政治意义,B项正确。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排除A项;“唯皇上帝命周文王据受殷命”明确指出周朝统治是受皇上帝的命令,周文王接受了殷商的天命,这反映了周朝统治者强调其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上天的授予,为其取代殷商统治提供了神圣的依据,排除C项;这些记载主要强调了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周朝的统治,但不能直接证明“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3.《诗序》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序》列举众多西汉赋家之后总结道:“(赋)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这反映出汉朝()
A.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融合 B.取士政策调整影响文学发展
C.士人思想中传统意识浓厚 D.开疆拓土推动了汉赋的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汉朝,无论是“抒下情而通讽谕”还是“宣上德而尽忠孝”,都与《诗序》中所强调的功能有相似之处。这表明汉朝在文化传承方面,继承了先秦时期以诗歌(包括“雅”“颂”所代表的诗歌传统)来反映政治和道德的传统。汉朝以赋表达对帝王盛德的赞美以及对忠孝的宣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x
- 2025届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河南省林州市晋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周周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冲刺数学模拟预测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中学中考数学四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下)中考三模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二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模拟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年级数学模拟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数学一调试卷+答案解析.pdf
最近下载
- 篮球进校园方案.pdf VIP
- CESA--2023-105《算力服务可信性评估规范》.pdf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docx VIP
- 2024年共青团知识自测题库及答案.pdf VIP
- 环环相扣PPT立体图表.ppt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上海卷)(含解析)(牛津上海版).pdf VIP
- 药学专业知识一.pdf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化学试卷.docx VIP
- 2024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大学习”活动线上培训栏目考试题库(1392题).docx
- 地方标准审评工作细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