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x

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开大联考2022一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师联盟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鲁语上》记载:“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赞元侯。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隶属关系 B.激化了各封国之间的矛盾

C.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理 D.奠定后世王位继承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表明诸侯必须每五年本人朝觐天子一次,其余四年应派使臣觐见;“终则讲于会……其间无由荒怠”表明朝觐后还需“正班爵”“帅长幼”“训上下”“制财用”,且“其间无由荒怠”,体现分封制下对诸侯朝觐天子有制度性要求,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隶属关系,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分封制强化周王与诸侯国的隶属关系,没有激化各封国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天子往往不能直接干涉,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理,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王位继承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2.在古代雅典,无论是经抽签还是选举任命的官员,只有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后才有可能正式入职。资格审查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进行控告,他有权为自己辩护,即使无人提出控告也要由现场投票决定去留。古代雅典的这一做法()

A.建立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C.避免了直接民主带来的弊端 D.维护了公平与正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官员只有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后才有可能正式入职”“即使无人提出控告也要由现场投票决定去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注重官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并且对官员的任免通过民主方式决定,这适应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B项正确;古代雅典的这些做法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未体现建立了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排除A项;根据材料的信息无法得出避免了直接民主带来的弊端,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的,排除C项;材料涉及官员任职资格审查,未体现司法审判,无法得出维护了公平与正义,排除D项。故选B项。

3.如图是民国六年,马星驰在《新闻报》发表的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袁世凯复辟违背民意 B.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C.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D.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六年(中国)。结合所学,民国六年即1917年,漫画信息《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背后反映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林立,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统治权,这说明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艰巨,B项正确;早在1916年即民国五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已宣布失败,排除A项;辛亥革命已经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推翻,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各种旧势力并非帝国主义势力强大,排除D项。故选B项。

4.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向社会公布。根据统计,通过选民资格审查的人数占成年人口总数的97.18%。1954年,在开展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过程中,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的地方超过90%,共收到100多万条意见或建议。据此可知,新中国的这些民主实践()

A.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B.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

C.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增强了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宪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