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选必《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VIP

第10讲 选必《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讲选必《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轮复习

目录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1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7

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7

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15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王羲之和陶渊明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本节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和文言知

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兰亭集序》如何通过骈句和散句的结合来表达情意,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分析《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整体结构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提升思维品质的灵活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两篇文章的情感美和语言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王羲之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探究王羲之“向死而

生”的积极人生观;体会陶渊明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反思陶

渊明的精神追求在当下的价值。

教学重点体会王羲之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以及陶渊明感情的变化以及在

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变化和文化观念,以及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任务驱动·攻内涵

同样的山水田园,不一样的情感态度;同样的风云际会,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我们无意比较孰优孰劣、

孰轻孰重,两位名士都为曾经彷徨无助的精神荒原开疆拓土,为我们打开生命哲学的缺口,烛照千年,让

后来的文人墨客有了精神寄托与皈依。有幸,我们在比较中与两位名士对话,在比较中体悟到了他们对生

命的哲思;更有幸,新时代已至,和谐完满,青年学子更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风度。

学习任务一:走进经典——理行文之脉

活动1:古人为文,讲究章法,重视文章结构和内部联系,请根据你对《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

的了解,梳理文章整体结构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你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明确:

《兰亭集序》:叙宴集盛况(乐)——发人生感慨(痛)——明作序目的(悲)

《归去来兮辞并序》:归途——归园——归田——归尽

两篇文章结构都很严谨,脉络清晰,都从自然生活场景联系到生命存在的形式,从而进入到对生命的

感悟和思考。

学习任务二:山水田园,心灵家园

活动2:请同学们自由品读文本,找到作者描绘山水田园的语句,体会山水田园的特点。

1品兰亭之幽雅:《兰亭集序》描写兰亭的环境主要集中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兰亭建于山林之间,“崇”形容山高,“峻”形容山陡而形胜,“茂”字言竹林之密,“修”

字言竹子之长,“清”字言泉水之澄澈,“激”字言环境之幽静。这四句不仅描绘了兰亭周围山林繁盛的

实景,而且渲染了一份幽静和雅致的意境。

2、品田园之清淡:《归去来兮辞》描写田园环境的核心语句主要集中在:“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

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三径”暗含“归隐”之意,“松菊”隐喻陶渊明的品格,“松”色青而品韧,“菊”色淡而品洁,

“松菊”与“三径”将作者笔下的田园意象化,不只是日常的生活,更多了一份隐者之“清”,

学习任务三:生死悲欢,同出一辙

活动3:请同学们自由品读文本,体会作者生死悲欢的思考。

1《兰亭集序》的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段,作者心情怎样?

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备,但作者的笔调从容沉稳,用笔简练,笔端呈现出

的是清幽的环境,流露的正是作者清雅的情趣、淡雅的心境,愉悦之情,仅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可

谓“乐而不淫”。

2、统观《兰亭集序》文章的第三、四段,作者从哪四个方面感受到了人生之“痛”?“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明确:

(1)俯仰一世(生命短暂);(2)不知老之将至(人生无常);(3)情随事迁(美好消逝);(4)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光阴易逝)。

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

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

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3《归去来兮辞》作者的心路历程怎样?

第一部分写决心辞官归家,踏上归程,初进家门,情感热烈激动,家人迎接热闹欢愉。开篇两个问句,

以及舟遥遥四句,集中表现了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26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