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多原创论文请访问论文同学网()

PAGE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原创论文和发表职称论文请联系Q微信微信:LUNWEN668

论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

[摘要]辛弃疾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文人、词人,他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是一位志在建功立业的英雄,是一位忠心报国的志士。由于辛弃疾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精神,而使他的词作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意象,展示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

[关键词]辛弃疾军事意象

国内外对辛弃疾的研究很多,涉及面也很广,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辛弃疾及其作品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虽然已经有人注意到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但是还缺少详尽的论述。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文采,更兼有军人的气质,他的词,以词人的才能表达战士的壮志,表现出一种豪迈气吞万里如虎的昂扬斗志。辛弃疾本身就出身行伍,曾亲历战场,有着在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斗争体验,他既熟悉军旅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再建功勋,因此,当他“笔作剑锋长”时,刀、剑、戈、弓、甲、铁等军事意象便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他的笔端,“军事意象的频繁出现,在他的词中出现了罕见的军事景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162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162页;

一、描写战争具体事物的意象

辛弃疾曾经亲历战场,对战争有着切身的体验,所以对有关战争的事物就很熟悉,也很敏感。辛弃疾自认为他最应当从事的职业是军人,甚至经历了大半生的努力拼搏之后仍未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人生抱负之后,他仍然还在“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辛弃疾有着军人的情怀和意识,使他能把任何普通的事物都能幻化、创造成战场或者是与之相关的事物。据统计,在辛弃疾词中,“剑”这一意象就出现了18次之多。刘宗朝:《试论辛弃疾词中意象的运用》,《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0期;如:“醉里挑灯看剑”,“剑气已横秋”,“想剑指三秦”,“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些“剑”有的是辛弃疾上战场奋勇杀敌、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必备的利器,有的是词人壮志未酬的象征。笔者对一些辛弃疾词中描写战争普遍出现的词语做了统计。具体数据是:“箭”出现1处,如“汉箭朝飞金仆姑”;“弓”出现2处,如“弓如霹雳弦惊”,“缺月初弓”;“马”出现16处,如“联翩万马来无数”,“少年鞍马尘”,“插花走马醉千钟”,“马作的卢飞快”,“宝马雕车香满路,“万马回旋”,“西风白马”,“匹马黑貂裘”,“要短衣匹马”,“垂杨系马”,“西风塞马空肥”,“岁渡江天马南来”,“金戈铁马”,“马上琵琶关塞黑”,“阵马檐间铁”,“马上离愁三万里”;“骑”出现3处,如“车骑雍容”,“胡骑猎清秋”,“射虎山横一骑”;“鞍”出现两处,如“少年鞍马尘”,“长亭解雕鞍”。这些都是典型的军事意象,而且都是与战争有关的事物,辛弃疾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创设、选择和组合,使它们构成了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主体。这些意象并不是单一出现在哪一首词中,有时候是一首词里出现很多的军事意象,如《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辛弃疾48岁时所作的,在这一首词中,辛弃疾用了“剑”、“角”、“营”、“沙场”、“兵”、“马”、“弓”、“弦”

刘宗朝:《试论辛弃疾词中意象的运用》,《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0期;

二、描写军事行为的意象

辛弃疾曾经说过“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鹧鸪天?老病那堪岁月侵》)辛弃疾“自觉地用词来表现他整个人生的行藏和性情报负”,韦武:《稼轩豪放词军事意象初探》,《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早年的辛弃疾经历的是戎马生涯,这段军事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辛弃疾的一生却有特殊的意义。首先,这段军事生活就成了日后他创作的直接生活材料来源,据此他创制了许多壮怀激烈的军事意象,为他的词增添了非凡的风采。其次,这段军事生活成了他一生的骄傲,在日后的宦海沉浮中,这段生活成了他精神的寄托。在远离战场,关山漠北之后,他很多的作品通过对这段火热的战斗生活的回忆,来表现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以及他壮志未酬的情怀。因此辛弃疾词中军事行为的意象大多都源于这段军事生活,正因他真正的上过战场,他的词中描写的战斗场面和军营生活才会那么的激烈、真实。而战斗场面和军营生活则是由很多的军事行为意象构成的。“千骑弓刀”、“沙场秋点兵”、“吹角连营”、“旌旗拥万夫”、“洗胡杀、“燕兵夜娖银胡”、“联翩万马来无数”等军事的行为的意象

文档评论(0)

风中路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习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