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走进化学世界(考题猜想)(25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docx

专题01 走进化学世界(考题猜想)(25大题型)-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1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1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题型2诗词中的变化判断

题型3生活生产中的变化判断

题型4古籍记载中的变化判断

题型5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变化判断

题型6民俗中的变化判断

题型7工艺流程中的变化判断

题型8成语中的变化判断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题型9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题型10用途对应的性质

题型11变化过程中体现的性质

题型12根据材料的使用场景推测物质性质

考点3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

题型13实验安全问题及处理

题型14危险化学品标志

题型15常见仪器的识别

题型16仪器名称的书写

题型17常见仪器的使用

题型18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

题型19实验操作先后顺序

题型20实验错误操作后果

题型21量筒错误读数引起的误差

题型2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题型23实验数据合理性的判断

考点4科学探究

题型24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题型25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题型1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例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

【答案】C

【详解】A、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如气球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和化学爆炸(如煤气爆炸),其中物理爆炸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化学爆炸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

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水杯破裂、电灯通电发光,它们现象明显,但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错误;

C、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C选项正确;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D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1-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C.镁条逐渐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详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耀眼的白光、镁条逐渐变短、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物质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B。

【变式1-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

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

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D.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

【答案】D

【详解】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错误;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过程中也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如铁生锈,只放热不发光,故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题型2诗词中的变化判断

【例2】共赴“春天”之约,将诗意播撒“在路上”!央视综合频道隆重推出《2024中国诗词大会》,使我们在春天和诗词有个约会。以下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B

【详解】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冰、下雪,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写的是瀑布,水从高处落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狂风怒号,卷走茅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2-1】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B

【详解】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和雪的自然现象,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烧不尽”描述的是野火燃烧的现象,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述的是大风将屋顶的茅草卷走的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