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法布尔及其作品《昆虫记》。
(2)积累文中重点词语,准确认读“罅隙”“车辙”“喧嚣”等词语。
(3)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成长规律。
(4)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5)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感受其文学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速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科学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
2.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对蝉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的文学性。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一种昆虫的叫声,它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蝉)
2.蝉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昆虫,但是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蝉的。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1.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书中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2.《昆虫记》又名《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布尔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详细观察、科学研究昆虫的结晶。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三)字音教学
1.教师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认读:
罅隙(xiàxì)
车辙(chēzhé)
喧嚣(xuānxiāo)暴晒(bàoshài)
2.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如“罅隙”的“罅”读“xià”,“喧嚣”的“嚣”读“xiāo”等。
3.学生齐读词语,加深记忆。
(四)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明确:法布尔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2.文章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主要介绍了蝉的地下穴道以及幼蝉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蝉的卵”主要写了蝉产卵的特点、蝉的敌害、蝉卵的孵化及幼虫的活动。
(五)精读课文——蝉的地穴
1.蝉是从哪里来的?(原文作答)
明确:蝉的幼虫是从阳光曝晒的道路上的小圆孔里爬出来的。2.这小圆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内部结构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且坚固,一般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外部形态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3.为什么蝉做的隧道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明确: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这种黏液是用来做灰泥的,能使隧道墙壁坚固。
4.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
明确: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之成为泥浆,然后用身子把泥浆挤进干土的罅隙。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
明确:作者是按由外及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字音、文章内容等。
2.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重点词语。
阅读课文,思考蝉的卵有哪些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蝉》这篇课文,谁能说说法布尔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蝉?
明确:法布尔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个方面介绍了蝉。
2.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感受蝉的世界。
(二)精读课文——蝉的卵
1.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一部分写了蝉产卵的特点、蝉的敌害、蝉卵的孵化及幼虫的活动。
2.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明确: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卵的?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卵——幼虫的生长化时间顺序来写的。
(三)说明方法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他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上。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
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第3段)
明确: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蝉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 凌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 (无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 (含解析).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