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民间歌舞》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民间歌舞音乐《看秧歌》《采茶灯》,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歌舞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韵味。
2.能与老师一起表演《看秧歌》,体验民间歌舞边扭边唱、边唱边舞的表演性质。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民间歌舞的表现形式、音乐特点及风格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
4.在聆听、体验民间歌舞音乐美的同时,产生热爱祖国民间歌舞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民间歌舞的表现形式、音乐特点及风格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1.《陕北绥德秧歌》视频
思考:这种舞蹈形式你熟悉吗?
这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呢?
2.秧歌概念
二、欣赏《看秧歌》
1.欣赏《看秧歌》音频。
导语: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秧歌形式的歌舞。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视频,请大家思考音乐具有哪里的地方特色呢?描述了一场怎样的场景?
2.学生交流讨论后老师小结
歌曲富有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是享誉中国的东北大秧歌,是东北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描述了看秧歌、扭秧歌的欢乐场景。
3.欣赏《看秧歌》视频,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特点。
4.老师小结。
衬字、衬词的使用是东北大秧歌的典型特点,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诙谐、风趣;舌尖颤音和“儿”话音贯穿全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在边唱边扭秧歌时,还有吹奏乐器和锣鼓打击乐器加以伴奏;音乐语言朴素风趣,旋律活泼明朗,节奏短促有力,气氛喜气洋洋。有时歌词中方言的运用,更突出了东北的地域特征,听起来让人有亲切感。《看秧歌》曲调热情豪放,通过欢快的节奏和跳动的旋律,体现出东北人乐观、坦诚的性格特征。产生在封建社会的我国汉族小调中有关爱情的民歌往往透出淡淡的愁绪或浓浓的悲戚,然而东北小调中的情歌,很少流露出悲愁的情绪,而是体现出一种透彻明亮的豪情和大度热情的性格,这和“闯关东”所带来的文化变迁也有直接的关系。
5.东北秧歌特点及历史简介
东北秧歌主要流行在辽宁省,它与东北汉族小调一样,也是在“闯关东”的移民潮中形成的。清初,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宁南部地区,海城古镇牛庄是当时辽南最早的水上商埠,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经济的发展,秧歌在辽南地区得到了发展。
6.学唱片段。分男、女生演唱《看秧歌》的第一段,注意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特点。
7.模仿表演。
学习几个秧歌舞蹈动作,随乐表演。
三、欣赏《采茶灯》
1.欣赏视频《采茶灯》。
思考:作品给了你怎样的情绪体验?你认为民间歌舞音乐与生产劳动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后老师小结。
民间歌舞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和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民间歌舞是人民生活和劳动的产物,同时又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劳动。
《采茶灯》的乐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青春活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它从一个偏远的山村演到县城、省会以至首都,龙岩人引以为荣,他们以《采茶灯》为主题,在龙岩街心广场塑造了群雕,以示纪念。
听赏老师弹唱《采茶灯》音乐片段。
思考:找出每个片段中上下句的结构规律。
了解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
同头换尾是指乐句前半段保持不变,后半段进行变化。
对比聆听欣赏《采茶灯》音频
节奏
旋律
音乐情绪
《看秧歌》
欢快
跳进为主
装饰音多
热情豪放
诙谐幽默
《采茶灯》
明快
级进为主
旋律优美
欢快喜庆
充满活力
拓展欣赏
1.《凤阳花鼓》视频欣赏
2.《云南花灯》视频欣赏
五、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问题探讨:
通过学习《看秧歌》《采茶灯》,欣赏《凤阳花鼓》《云南花灯》你们认为
民间歌舞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交流
老师小结民间歌舞音乐特点。
民间歌舞是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音乐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
郁的地方特色;其语言朴素、旋律活泼,节奏明快;民间歌舞是歌与舞伴随,或边歌边舞,或歌舞交替的表演。在民间歌舞中,大都使用器乐伴奏,在我国,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更具有代表性。
秧歌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乐《采茶灯》2005年也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又作为“口头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由此不难看出,民间歌舞真不愧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不愧是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 流水 2.2 阳关三叠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2.2 阳春白雪 十面埋伏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2.4 中国近代音乐(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3.1 巴罗克音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3.4 浪漫主义音乐(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3.6 印象主义音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4.2 民歌(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4.4 戏曲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5.3 非洲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docx
- 6.11 百鸟朝风一一电影《百鸟朝风》配乐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pptx
-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20张ppt).pptx
-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pptx
-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_熔化和凝固_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5节_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_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外研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核心考点精讲精练(61页,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鲁教版)教材核心讲练六年级上册(24页,含答案).docx
-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48张ppt)1.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7张ppt)1.pptx
- 唱歌 跳绳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快乐的一天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