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吉林市永吉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2023学年吉林市永吉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3学年吉林市永吉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1—5题每句1分,6—9题每题2分。)

(一)

1.按要求完成默写。

(1)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5)《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典籍【甲】(A.烟波浩渺?B.浩如烟海),记录着数千年的沧海桑田。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穿越古今的演绎,深受观众喜爱。节目【乙】(A.聚焦?B.聚集)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以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让传统典籍更加可亲可感。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载(①?)体,蕴藏其中的家国情怀和奋斗激情,给人思想启迪和精神动力。通过一本书,在时间上思接千载,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书本虽小,但就像一个时空容器,______的美丽意象、______的宏大场景、______的深沉思考……古今中外都可尽收其中。人们翻开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个广mào(?②?)的精神世界。

2.根据汉字为文中①处写拼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写汉字。

①载______体???②广mào______

3.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正确的一项是(??)

A.【甲】A【乙】A?B.【甲】B【乙】BC.【甲】A【乙】B?D.【甲】B【乙】A

4.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②“黄鸟于飞,集于灌木”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②③①

二、阅读(45分)

(一)古文阅读(15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③之,所恶勿施尔也④。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⑤也。”

【注释】①桀(jié)纣(zhòu)夏朝、商朝的两位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聚,积攒,聚集。④尔也:而已。⑤圹(kuàng):原野。

6.关于甲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委:委屈?

B.寡助之至???至:极点

C.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D.所恶勿施尔也?恶:厌恶

8.用“/”给文中面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11.甲文中“得道者”的意思是什么?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12.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是一个意思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锦诗之美

——记敦煌研究院女院长樊锦诗

羽毛

①樊锦诗,一个女人的名字,让人遐想到锦缎,诗歌,华丽纷披的美丽。四十余年过去,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成长为一种精神。

②四十余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这个面容清秀的姑娘,把父亲劝阻的信压在箱底,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执意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

③文艺片里的丝绸之路,总看见快乐的西

文档评论(0)

xxj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