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导练:小说的情节手法(阅读指导+专练提升+答案解析).doc

高考小说阅读导练:小说的情节手法(阅读指导+专练提升+答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高考小说阅读导练:小说的情节手法

(阅读指导+专练提升+答案解析)

【阅读指导】

情节手法分析

l常见问法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作者、篇名

设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1

新高考

全国Ⅰ卷

卞之琳

《石门阵》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反复的作用

2020

全国卷Ⅰ

海明威

《越野滑雪》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情节安排显与藏的效果

浙江卷

康斯坦丁·帕

乌斯托夫斯

基《雪》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结构紧凑技巧

2018

全国卷Ⅰ

《赵一曼女士》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叙述安排

2017

全国卷Ⅰ

《天嚣》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叙事安排

2015

全国卷Ⅰ

《马兰花》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线索

2.什么是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也叫“叙事艺术”,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主要包含情节叙述手法、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指的是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包含叙述视角、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

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巧。

3.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局部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叙述故事的技巧,其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包含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顺序、叙述详略等内容,甚至包括情节叙述时运用的修辞手法。情节局部手法则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与视角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简单地说就是叙述者与他讲的故事之间的关系。

(1)常见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分类

特点

教材示例

第一人称

限知视角

(叙述者

是故事中

的“我”)

见证人

视角

“我”是故事的目击者或参与者(次要人物)。作为见证人的“我”来讲故事使故事更加客观真实,必要时“我”还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做出感情反映和道德评价,为作者间接介入提供了方便。“我”和主要人物之间形成映衬、矛盾、对话关系,这可以加强作品表现人物和主题的力度,有时则会借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祝福》开头和结尾,采取第一人称限知视角,通过良心未泯的“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增加真实性

主人公

视角

“我”讲述我自己的故事,便于揭示“我”的深层心理,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也因此具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使读者容易将自己代入“我”的境地中,拉近与“我”的距离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面融入了很多他本人的经历。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写作,着重写的是大卫的童年和青年两个时期的事迹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叙述者凌驾于故事之上,他全知全能,通晓过去、现在、未来,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中作者就是运用了第三人称,站到全知视角的高度,描写了刘姥姥的感受和所有动作及其他人的反应

第三人称

限知视角

叙述者虽然以第三人称去观察和叙述,但放弃了第三人称无所不在的自由,只是使自己局限于故事中一个或几个人物的经历和感受。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也就是说,是“从这个人物的眼睛看出去的故事”

《老人与海》中,作者海明威在进行叙事时从来没有直接讲述过主人公的名字,都是以老人来代替,而读者直到看到主人公与小孩的对话,才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叫“圣地亚哥”

(2)视角与人称的转换

在小说创作中,叙述视角并不是单一使用的,作者出于叙述故事的需要往往综合使用多种类型的叙述视角,以用此叙述视角之长去弥补彼叙述视角之短,立体地叙述人物和事件。与此相对应,叙述人称也会变换。视角的交叉与转换可以是在叙述故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也可以是对于同一叙述对象观察者的转换,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写府中不同人物眼中的林黛玉的这种视角的转换。

特殊叙述视角

??????????

女性视角

以女性为视线出发点,以女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或世界。情感细腻、引人入胜

儿童视角

真实平易,生动有童趣,善恶对比,更凸显主题。

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