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课件 第一课 《老子》二章 重点内容.pptx

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课件 第一课 《老子》二章 重点内容.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老子》二章壹

考点1《老子》二章作者简介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或称柱下史)。相传孔子适周,曾向他问礼。后弃官归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今通行本分上、下二编八十一章(《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本子,则《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定于战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选择题考点1、老子/老聃/李耳/伯阳2、楚国苦县3、春秋末4、周守藏室之史/柱下史范曾·老子出关图

一、选择题考点5、孔子问礼

一、选择题考点6、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庄(庄子)”7、道法自然;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一、选择题考点8、《老子》——《道德经》9、二编=上+下10、81章=道37+德4411、本文选自《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本亦称“养身第二”)、第七十七章(河上公本亦称“天道第七十七”)

二、古文翻译考点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3、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4、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显露出丑来了;都知晓善的事物是善的,这也就显露出恶来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立而倾倚,音和声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前和后互相对立而产生顺序,这是永恒的规律。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去凿空自造,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恃以自大,成就大事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不会失掉功业

二、古文翻译考点1、天之道,其犹张弓乎?2、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4、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5、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谁能减少有余的来供给天下呢?只有遵循天道的人。自然的规律,不就像拉开弓射箭一样吗?瞄准时高过箭靶的就让弓降低一些,瞄准时低于箭靶的就把弓抬高一些,拉过了就把它放松一点,不足时就把它拉满些。自然的规律,是损减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类社会的规则却不是这样,是损减不足的来供给有余的。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特以自大,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自己的贤能才干。

三、选择题考点1、语言朴素流畅;排比韵语,音调谐婉;哲理性与思辨性2、“和而不同”的世界——以道为根据,世界事物相反相成,多样统一,在同一自然世界中共同生活。3、从常见现象中揭示真理。4、“有无相生”、“高下相倾”“音声相和”,矛盾对立统一,相互依赖转化。5、理想追求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6、《老子》在先秦散文中以富于哲理性与思辨性著称。

四、真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1分)1、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 B.庄子 C.老子 D.孟子2、《老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又名()A.《道经》 B.《道德经》 C《德经》 D.《智慧书》3、《老子》具有深刻的()与系统的思辨性A.逻辑性 B.矛盾性 C.哲理性 D.复杂性4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曾在()担任守藏室之史。A.鲁国 B.西周 C.东周 D.楚国

四、真题练习5、《老子》中用以解释宇宙万物演变的是()A.仁 B.义 C.道 D.礼6、“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中的“有”意为()A、据为己有 B依靠,凭借 C.居功自傲 D显现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中的“处”意为()A.居住,生活 B.主持,执掌 C.居功自处 D.惩罚8、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四、真题练习9、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后世与()并称为“老庄”A.庄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10、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A.有为而治 B.性善论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11、相传孔子适周,曾向()问礼A.老子 B.曾子 C.孟子 D.荀子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出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玖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